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俗人回档> 第1302章 进军手机市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2章 进军手机市场(2 / 3)

“不过你今天千里迢迢来登门,我很乐意把自己近30年的oLeD研究心得跟你交流一下。老实说,这几年看着中国企业不搞研发,拿钱直接从欧洲、韩国、日ben买整条人家已经进入淘汰序列的LcD面板生产线,我心里很替他们着急。”

停顿了一下,邓教授继续说道:“LcD现在看市场不错,但从趋势上讲,oLeD必定是未来主流。一旦几年后oLeD技术成熟,中国的LcD面板厂肯定要面临严峻困境。可是我看很多中国企业很享受追随者的位置和眼前的无风险市场,在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下,这种心态是很要命的。”

邓教授说完,边学道问道:“oLeD的价格偏高,应该能给LcD留出足够的调整期吧?”

邓教授听了,缓缓摇头说:“恰恰相反。”

“相比液晶,oLeD的结构要简单得多。比如说,液晶显示需要一个光源系统,包括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和导光板,而oLeD则不需要。此外,液晶的封装需要考虑液体材料的特点,例如流动性、不可支撑性,而oLeD没有这些问题。因此我说,一旦oLeD显示技术大规模应用实现量产,必然会在成本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至少其成本不会显著高于液晶产品。到那一天,面对更薄、更清晰、色彩更逼真、响应更快、能耗更低且还能实现透明的oLeD屏,LcD只能拱手让出市场,没有一点反抗余地。”

会客厅里静了几秒,洪诚夫开口说道:“我最近看了几篇有关oLeD的论文,似乎不少研究者都认为oLeD的主要市场是正在兴起的智能手机,他们觉得oLeD在电视上的性价比远低于LcD。”

喝了口咖啡,邓教授用确定的语气说道:“你说的这点我不能认同。手机是用来通话的,电视是用来享受的,相对于手机,明显电视更追求高画质,所以我坚定地认为oLeD与电视是绝配。”

“至于有些人觉得oLeD更适用于手机,根本原因是技术还不够成熟。生产一块手机屏和生产一块电视屏技术原理是一样的,但尺寸越大出现坏点的几率就越大,因此成品率难以保证。眼下oLeD的良品率本身就很低,所以大屏不用做,想一想就足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说到这儿,邓教授看着严肃倾听的边学道说:“我个人觉得眼下正是进入oLeD领域的好时机。”

边学道微眯眼睛:“愿闻其详。”

邓教授干脆地说:“早几年,相关技术积累不够,大家都在摸索,烧钱也烧得没有方向。晚几年,按照眼下的技术研发速度,肯定会出现一到两家拥有技术壁垒的oLeD企业,到那时再进入这个行业会遇到很多障碍。而现在,相关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积累,同时因为技术进展低于预期,加上金融危机,不少oLeD研发企业资金链都很紧张,所以你完全可以拿钱到欧洲、日韩买相关专利技术授权,或者通过并购、合作投资等方式间接获得技术和设备。有了基础,只要资金充足,我觉得三到五年内,有望形成壁垒性技术专利和量产工艺。”

听完,边学道想了想问道:“邓教授您觉得柔性屏的前景怎么样?”

说话时,邓教授女儿端来几盘甜点,放在边学道和洪诚夫椅子旁的茶几上:“尝尝,我妈妈亲手做的。”

吃了一小块布朗尼蛋糕,邓教授放下精致的白瓷盘子,说:“你很有远见!显示行业的未来在oLeD,而oLeD的未来在柔性显示。一定程度上,目前各国在硬性oLeD屏上投入巨量研发资源,本质上都是在为柔性显示积累技术细节和制造工艺。因为一旦掌握柔性显示技术,很多领域都会出现跨代跃进,一些科幻电影里的场景会随之一一成真。”

说完,邓教授脸上露出很儒雅的笑容,接着说道:“站在oLeD研究学者的角度,我很希望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到柔性显示研发队列。不过作为朋友……我有义务提醒你一句,受制于材料科学和生产工艺,未来十五年,柔性显示都不可能量产,当然,偶然的技术跃进可以缩短这个时间。还有一点我要提醒你,所谓折叠手机、折叠电视不过是吸引眼球的噱头,柔性显示真正的核心应用领域,民用最多占三分之二。”

言止于此,不能再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