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住对门屋堂的人却又忍不住了,每当饭时节,就有人窜了过来,以俞秀梅的话来说,就是闻一闻这米饭的香味,那也是一种享受。
黄家是青家塘入口的第一家,接待那些闻香而来的人最多,后来他家吃饭时都要关着门才能吃得安稳。
如是有抵不住诱惑的人也去舒塘冲买谷子,奇怪的是他们买回来的谷子跟青家塘买回来的完全不一样,根本就没有那么独特的香味,更别说那独具一格的口感了。
就连卖谷子给苏秀乾的学生家长都觉得奇怪,他们从来就没有吃过带香味的米饭,怎么苏老师买回去就变成香米了呢?
苏秀乾还因为这件事情跟黄庆和感叹:“早知道他们家的好谷子这么快就没有了,当时要再多买些就好了。”
黄庆和笑着说:“一担谷子十五元,可不便宜,我长了一个心眼,买回谷子第一天就发了谷种,如今秧苗都已经长出寸半长了,到今年下半年,不用花钱都能天天吃那么好吃的米饭。”
苏秀乾又是羡慕又是惊讶的说:“那可比别的谷种晚了十几天着床,会不会影响产量?”
黄庆和说:“晚十几天没有关系,只要好点培育也能赶得上季节。”
黄庆和将后面补种的稻种当祖宗似的看护,施肥晒太阳无一不精心护理,也幸好天气助力,后边种的秧苗长得郁郁葱葱,丝毫不比之前种的秧苗弱势。
秧苗长好的时候,也就到了割掉早稻种晚稻的双抢季节。
农历六月中旬,阳光如烈焰一般烘烤着大地,四周没有一丝风,窒息的空气连呼吸都感到困难。
南河中下游素有火炉之称,就是将你闷在烤炉里边烘烤的意思。
偏偏是这种时候,却是农村人家忙双抢的紧要关头,他们顶着烈日从早忙到晚,才能赶在立秋之前插完晚稻秧,才能保证晚季稻的收成。
苏青桐步伐艰难的抱着一个二十多斤重的大西瓜要进门,被人一把接了过去,怕她过门槛的时候摔倒。
堂屋里边正坐着今天过来帮忙收割稻谷的人,大家都围着这个罕见的西瓜啧啧称奇,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西瓜。
父亲跟大舅舅正收拾去田里拌禾的东西,突然见到这么大一个西瓜滚了进来,都愣了愣。
“这个西瓜哪里买的?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