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平庸的烂东西,飞不过太平洋就沉底了。
就像中国每年拍出的两三万集电视剧,最终最多只有三到六千集能跟观众见面一样。
——取最低量,谁一年会看三千集国产电视剧?
美国编剧都是在一个成熟的剧作理论体系下生产出来的,你可以理解为高端流水线打造出来的商品,其剧作技艺基本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可能有些编剧的发挥水平差点,但很快就会被踢出这个圈子,所以基本所有编剧水平都差不多,你遇到的问题我将来也会遇到,所以工会的组建顺风顺水,其维护的也不是某一个编剧的权利,而是所有剧作者的权利。
中国编剧的门槛从一开始就比较迷,作家能进来,网文写手能进来,贴吧老哥也能进来,有时候名校里出来的编剧,写的东西不如网文写手逻辑性强,这与中国剧作理论体系落后也有一定关系,总抄一些国外的电影剧作形式,最后发现优秀的国内作品很多都是从文化作品改编而来,编剧自己写的东西总洗不掉国外那味。
这使得国内编剧形成了一个不平等的阶级状态,大编剧遇到的权利问题小编剧基本碰不到,小编剧遇到的权利问题大编剧也遇不到,根本没法组建能够共同发生的工会或类似形式的组织,基本都是各人各扫门前雪。
这也使得国内编剧的权利与地位迟迟得不到保障,大编剧看似权利大,但由于负责的东西太多,出的问题也多,精力有限自己根本处理不过来。小编剧负责的事情少,但个人能力实在有限,一旦出现大问题,单凭自身根本解决不了。
所以国内编剧体系一旦出现问题,基本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声援力度很大,但是真正下场子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少,主要还是利益不相关,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继续过日子,然后祈祷自己不是下一个受害者。
万倩的身边坐着陈雨琪,她出演哪位女警察,小姑娘有些激动,这应该是她加盟的最大制作的影视剧了;
望着隔了一个身位的孟轻舟,妹子已经在憧憬剧组的美好生活了;
“倩姐,老孟在剧组真像思思姐说的那么严肃吗?”
“嘿嘿,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反正你最好拿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否则啊,等着挨训吧,这家伙到了片场谁都不认的!”
陈雨琪撇撇嘴,饶有兴致的偷偷观望正在和记者聊天的孟轻舟;
“孟总,你也知道,现在很多的影视剧在选角的时候,几乎都是实力派加流量明星的模式,但看你这次选的演员,可以说都是演技担当,外界传闻你不喜欢用偶像派,是担心他们影响电影最后的效果吗?”
这个问题如果换一个人,可能会含蓄的敷衍几句,然后不了了之;
但孟轻舟是谁,可以说比之原时空的王长天、于东地位高的多,他也不会忌讳得罪了什么人;
“偶像派?不对吧,准确的说,应该是流量派才对,你后面的话说的没错,我喜欢用科班出身的演员,因为他们在塑造人物、渲染气氛方面有足够的经验和底气,不会辜负我精心琢磨的故事,我相信有所求的导演,都是这个想法!”
过去也不是没有长得好看的年轻演员,也不是每个好看的年轻演员演技都被认可,但是比较而言过去好看的“奶油小生”只是容貌俊秀,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演技。
谷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