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这位路导也太那个了吧!”
童丽雅推了蜜蜜一下,冲老孟那边指了指
“丫丫,这有什么奇怪的,老孟什么身份,别说是路杨这种新人,就算是那些有字号的,在他面前,谁敢咋呼!”
刘思思倒没觉得有什么,就是看到路杨俯首做小的样子,联想到蜜蜜想做导演的事情
“蜜蜜,还想做导演吗?”
做电影导演,尤其还是女性导演,在国内目前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翻翻奥斯卡历年的提名名单,入围其中的热门作品,十之**是男性创作者,在男性视角下书写的男性故事,从拯救大兵瑞恩到逃离德黑兰。
当然,片中不会完全没有女性角色,但那种存在感,更多是“为了存在而存在”,是在解决“没有女人,总觉得哪里怪怪的”问题。
即使有一部站在女性视角讲述故事的作品,让观众眼前一亮,像是时时刻刻这样深得女性主义精髓的电影,打开演职员表,你也会遗憾的发现,从导演到编剧,清一水写着“性别男”。
平均而言,一部标准好莱坞影片的制作团队中,男女性成员比例约为82,客观上的人数悬殊,势必会造成话语权的缺失。
相比之下独立电影的状况可能更为乐观,统计数据显示,戛纳电影节入围影片中,一般制作团队成员性别比例可以达到73,洛迦诺电影节入围影片甚至能基本持平。
女性制片人丽贝卡沃尔夫曾经讲述过,资本游戏的残酷,客观上导致了女性创作者的失语:“电影工业永远是越往上游收益越高,女性也就越难得到公平的待遇。
制片公司会担心,把百万投资押在女性创作者身上,她们是否有操控全局的能力,这种担心蔓延开来,间接造成了女性创作者难以在重要作品中掌握话语权的现状。”
阴翳之下总有微光,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出现,制作团队性别失衡的现状正在改变。
通常在一个由男性导演领导下的剧组,女性成员平均能占到三成,但在女性导演的剧组中,这个比例得以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