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小说本身而言,需要的是:故事线和结构清晰。注意,是清晰,太简单,或者太复杂,都不足取,而是清晰。
不少的小说都是不错的作品,但是改编的电影就并不那么出色,因为有些故事结构太过于复杂,复杂到在影像化时,很多东西无法顺利的通过影像展现出来。
还有一条重要的标准,越是需要读者脑补,有很多想象空间的小说,往往都不适合影视化。
做个对比,古龙和金庸。
古龙的小说里,两个角色在对决的时候,往往都是用一些非常高深莫测的对白。
我们常看到的古龙小说的片段是这样的:两个角色对决,互相看着对方,沉默一分钟后,其中一个说:你输了。然后掉头离开,另一个也认输。而作者会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解释,什么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之类的。
读者看小说这样的文字,是可以脑补的,有想象空间,甚至可以自嗨。
但是改编影视的话,这就是一场灾难!
试想,看着屏幕上,两个男演员互相大眼瞪小眼,然后一个说:你输了。另外一个也认输……
观众的反应肯定是彻底懵逼。
再比如,古龙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段落是:喝酒。
吕四娘喝酒,越喝眼睛越亮……读者看到这样的文字,可能是会心一笑。
你告诉我,影像化,这个片段该怎么体现?
动作场面就更滚蛋了。
陆小凤的灵犀一指,就一下。
西门吹雪一剑杀人,就一下。
小李飞刀一刀致命,就一下。
这简直就是逼死武指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