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华娱之别样人生> 第六十二章:那些年的你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二章:那些年的你我(2 / 3)

小的时候想给喜欢的人打电话,但是因为只有对方家里的电话,于是就不好意思打过去,经常是拨完号码就脸红心跳地挂掉。

后来有了IC电话亭,会在电话亭徘徊很久很久。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就会写日记,还有写信,每周都跑到学校的木头信箱那里去翻自己的信件。

孟轻舟既然都叫回了柳一菲参加宣传,自己当然不会不处力,他在博客上写下了自己的伪创作过程,以及对电影的理解!

大部分人都在说《那些年》,勾起了青春回忆。

确实,作为导演,我的用意,确实是主打青春感情牌。

可是,除了满地的青春回忆,还剩什么?

那就是青春期的躁动和男女恋爱思维的差异,以及这一场成熟和幼稚的较量。

请先记住一句话:男生追求的是过程,女生想要的是结果。

一个男人,再虚伪再好色再粗暴脸皮再厚,在他喜欢的女人面前都会变成一个纯情小男生,或者是彬彬有礼的绅士,但你知道,那不一定是他自己。

假装成熟的男女其实是最幼稚的。

请你继续幼稚下去呦~

这部电影我想拍给那些依然幼稚的男孩,希望他们能感同身受,也想让已长大的男人心有戚戚。

《看电影》的五月周刊,给了整整三版,介绍了电影的完整故事,文章附上了孟轻舟在博客的短文。

标题是煽情的:沈佳宜,你在哪里!

上映五天,《那些年》的票房就已经有了4012万,金淑丽和袁玉眉都快高兴疯了,照这么的票房走势,难道票房还能破亿?

要是孟轻舟在,肯定会告诉她们,从2006年开始,国产电影票房上亿,不会再是令大众惊讶的事情了。

《那些年》掀起了一场关于青春、关于爱情以及梦想照进现实的话题。对于电影的本身,甚至于对导演和演员,都没有故事更能吸引观众的关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