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懵了。
刘宏霎时乐了,望向一脸正色的曹嵩,“曹卿,这曹孟德不是你儿子吗?”
“陛下神文圣武,文学旷达,当听过‘举贤不避亲’的典故。”曹嵩回答得掷地有声,却也不忘拍上天子的马屁。
原先的曹嵩并不喜欢自己这个长子,年少时的曹操不喜读书功名,却爱舞枪弄棒,常常给家里惹来许多麻烦。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曹操不是自己儿子,曹嵩早就将他移交官府,逐出曹家。
直到后来曹操当上了洛阳北部尉,把整个洛阳治安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又不畏强权的棒杀了十常侍蹇硕的叔父。
曹嵩终于发现,他的这个儿子绝非池中之物,将来必会成为国之大器。
也是从那时起,曹嵩转变了之前的种种观念,他给常侍之首的张让使了大笔钱财,免去曹操的‘过失’,后又几经周折,才将曹操重新调回京都,跟着何进办事。
父子间曾有过一次长谈,曹嵩问他,志向如何?
曹操那时也不清楚老头子的用意,遂慷慨答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觅封侯拜为征西将军。然后等到死去之时,能在墓碑上刻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生足矣。”
曹嵩听完,忽地大笑起来:天不负我曹巨高也!
既然儿子有抱负,有理想,那就去干吧。
所以,在最关键的时刻,他这个当父亲的,站了出来。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刘宏特别喜欢别人说他有知识,有文化,所以在曹嵩这一番言论之后,极为高兴的大手一挥,诏令曹操为骑都尉,领兵五千,去往颍川救援皇甫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