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此景之美。
应彦羡道:“全赖青山,为青州带来了如此美景,加之河流之景,尤其是蛙声。”
这话听的赵顼哈哈一笑,对着应彦羡道:“应兄,既然你我都是读书人,此美景下何不如作诗词一首,以来抒发胸中畅意。”
应彦羡心中叹口气,在大宋朝,似乎永远都躲不过这么一关。
“赵兄请。”应彦羡道。
赵顼也不客气,冥思一番,出口道:“海阔三山路,香轮定不归。帐深空翡翠,佩冷失珠玑。明月留歌扇,残霞散舞衣。都门送车返,宿草自春菲。”
应彦羡听罢觉得这首诗词甚合今日意境,也足以见到赵顼的深厚文学功底。
待到赵顼念罢,心中一阵痛快。
哈哈哈……
真是许久都没有作出过如此极佳诗词,这让赵顼也是深感意外。
莫非,是应彦羡在一旁激励着自己不成?
“赵兄大才,此等佳句,惊了某。”应彦羡赞叹道。
海阔三山路,香轮定不归。
这句无疑在说着河流之景色、青山之景色,香轮不就是车轮吗?因为里头坐着两位佳人,便成了香轮。
最后这句‘都门送车返,宿草自春菲。’更多点缀了今日主题。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要回返时分,看过了春景、绿草,自然心中舒适、高兴。
由此可见,赵顼作出的这首诗词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得来的。
由不得应彦羡不赞叹一声,大宋朝,读书人作诗词的能力的确非凡。
赵顼笑道:“有感而发,偶尔所得。”
做人要谦逊,不可骄傲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