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不难,可要明白这个原理却是极难。
此时,黄河两岸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大宋百姓,对此纷纷指指点点。
汤河明站在高处,将应彦羡所提供的法子告知众人,还说出了应彦羡一行人斩杀二郎山贼子一事。
这两桩事情,皆对河清县造成了极大有利影响。
汤河明最后说要代表河清县百姓感谢应彦羡此等义举。
“应先生,请受本官一拜。”
说话间,汤河明竟真的对着应彦羡鞠了一躬。
紧接着,黄河两岸大宋百姓也对着应彦羡一拜,并同时高呼道:“应先生,恩人,请受小民一拜。”
呼啦啦。
黄河两岸跪了一地的人。
应彦羡绝未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善举竟引得这般多人拜谢。
可见,行善事,虽福未至,但祸却已远离。
剩下的打捞事宜只需按照前面的步骤依次而行就是了,应彦羡等人还有军务在身,不便在此就留,便对着汤河明告辞。
汤河明看着热火朝天的万牛桥,他感慨道:“若无应先生此法,恐怕,这万牛桥是不成了。”
应彦羡道:“若无彦羡,自当还会出现奇人异人助大人修复此桥,不过,不早不晚,我刚好在,而已。”
一切都是刚刚好,恰巧好。
这便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天意如此,不可违。
听到应彦羡此等妙语,汤河明哈哈一笑,有趣之人说的有趣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