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种愕的军事来援,赵明心中自然是欣喜万分,相待甚是客气。
种愕早已从赵明嘴中听来了定州城取胜的法子,全赖于面前这位充满年轻气息的书生文士应彦羡,听闻此人年龄不过二十,堪称青年才俊。
这一度让种愕很是惊愕,应彦羡坐姿板正,面容虽说粗糙了些,可仍旧能够看得出之前的那种清秀感,真是不明白为何会是戴罪之身。
近些年来,朝中的一些做法愈发是让人捉摸不透。
当赵明说起京观一事后,种愕当即问:“赵兄,此事,还需慎重。”
京观确实是慑敌的一个好办法,可是,这样的办法于朝中那些文士出身的大臣来说却是太过野蛮残忍。
做不得。
赵明还未说话,应彦羡就站了起来,对着种愕说道:“种府尊,京观一事与指挥使大人没有任何关系,全是秦风一人所作,西夏贼蛮杀我袍泽,我便以牙还牙。”
有何不可?
种愕看着应彦羡,从他身上感受到了极大杀伐戾气。
“那你可知,此事可能会要了你的性命?”种愕问道。
哈哈哈……
应彦羡一阵大笑,“保家卫国杀敌,我应彦羡自认为对得起大宋,对得起当今官家,若要因此便取某性命,那是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某一人做事一人承担,就算此事说到官家面前,某也有理,不惧任何诛心之言。”
应彦羡早就看透,边军将士杀敌畏首畏尾,惧怕的不是敌军,而是汴梁,是大宋的臣工。
不患外敌,则忧内政。
种愕出身官宦世家,又为官数十载,对于朝中这些心思最是清楚,看得见的敌人好办,最怕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