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后,王先带着两个小太监在长安西市开了一家粉条店,只需要一文钱就能吃到一大碗葛羹粉条,普通人一碗就能吃饱,做体力活的人吃两碗也就足够了。
开店当天,当王先把一文钱一碗的牌子挂出去的时候,立马就有人围了过来,当第一个做体力活的人尝试了一碗之后,紧跟着又要了第二碗。
生意立马就爆棚了起来,开始王先还按照王正吩咐的那样,煮三两干粉条装一碗,后来实在太忙,根本没时间称量粉条,干脆夹满一碗就算数。
最后发现还是忙不过来,王先干脆不管了,让要吃的人自己下粉条,自己捞着吃,两个小太监负责加一勺葛羹,他只管抱着盐罐给人加盐就行。
反正谁吃了一碗,自己丢一文钱在竹筐里面就行。
“老板,你这里卖干粉条吗?”
“卖啊,一文钱一斤。”
“有点贵啊,人家粮店麦子才一文钱一斤,你葛粉咋卖?”
“葛粉五文钱一斤,爱买不买,反正就这个价格了,东西又不是我的。”
麦子还得磨面和面,粉条多方便啊,丢水里一煮就行,愿意买粉条的人还是蛮多的,一时间长安粮食销量下降了一半。
等了一个多月,发现粉条供应还是源源不断,这下许多人都坐不住了,在大朝会的时候有人把问题给提了出来,这事情是掖庭局那边搞出来的,皇上得帮忙解决才行。
倒没人说这事情不好,人家只说粮贱伤农,总这样下去以后农户都不愿意种地了,本来这几年粮价就已经跌到谷底,真受不了这样的冲击。
粮价低证明国家民间都有盈余,这是国泰民安的表现,说明皇帝治理有方,出现盛世了,可这粮价太低,也让李治有点挠头。
毕竟人不能只吃粮食,还需要其它的生活物资,要是用粮食换不来其它东西,百姓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