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黄极撕裂酸雨星的时候,蓝巨星就发生了异变。
十几发基态之箭的余波,严重紊乱了恒星内部的结构,而最后黄极的那道白色光柱,就像是点燃导火索的火把,瞬间引爆了蓝巨星。
当然,不是完全爆炸,而是接连发生超量级太阳耀斑后,猛地如呕吐般,喷薄出大量的恒星物质。
其中主要是氢元素,并且体量极大,四倍于地球质量。
这么多物质,就如同喷泉似的,洒出了长长氢气巨柱,仿佛蓝巨星多了一条尾巴。
而尾巴顶端的巨大物质团,就仿佛炮弹似的,撞向黄极。
这撞击的威力,简直是小儿科,根本就是来送物质的。
黄极撑开力场,大量收束物质,反手缔造了六千倍振幅的基态巨球。
霎时间,一颗直径才九百米的近绝对零度小行星,就被黄极造了出来。
当然,重点不是里面堆叠的无数固态氢,而是这片极其稳定的基态场。
黄极置身于基态星球中,下一秒便直面体量巨大的伽马脉冲与高能亚原子洪流。
仅仅刹那间,固态氢星球就破灭了,它们被瞬间加热加速,在黄极身后形成巨大的彗星尾巴,如浩荡长河,疯狂涌现。
可是正面,又不断地有物质被降到基态,填补进来。
小行星化为了阴阳球,一边在造冰,一边在化冰。
不停地吸收物质,又不停地抛射物质。温度起起伏伏,能级升升降降,热量不停地在基态场中借助着万千物质而被带走。
黄极置身于核心,竭力维持着阴阳协调,竟然毫发无损。
这浑源阴阳球,是黄极最强的防御神技,不说克制一切高能手段,至少这种自然爆炸黄极能保证绝对化解。
哪怕体量再大,只要非人为所控制的能量洪流,且不处于创世能级湮灭范围内。
别说两颗地球的质量蒸发,就算是全银河的星球湮灭了,来了一波银河星爆,黄极都能在这球内毫发无损。
毕竟单位时空内的能量分布上限在那里,创世能级以下,皆如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