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宋玉追问,师爷回答说:
“这人姓路,名明,号称义胆侠,现住淮安府一百里以外的梅鹿台,他年纪花甲,在家一直养花种地,从不与外界交往,另外此人脾气古怪,凡前去拜访的人,一概拒绝相见,因此,曾有许多豪侠义士被拒之门,败兴而还。”
宋玉一听却十分高兴的说:
“师爷,有关案子的事,你就多照应一下,我同锋烨兄弟再合计合计,先去见见这位义胆侠。”
说罢,宋玉告辞走了。
师爷感到纳闷儿,这梅鹿台与洪大人失踪,难道有什么瓜葛?
再说那义胆侠是好见的吗,你宋玉去也会自讨没趣,吃闭门羹的。
他本想再劝宋玉几句,可是回身一看,却连个人影也没了,只好作罢。
宋玉找到了冷锋烨,把探听洪凌泉下落的想法一说,冷锋烨自然十分赞成,当下自告奋勇道:
“大哥,你留下来,与八臂灵珠,赛炳灵主持府内的事,我独自前往梅鹿台,拜会这位高人。
”宋玉琢磨了片刻,颔首说:
“那好,那就有劳贤弟走一遭了。”
翌日清早,冷锋烨用过早餐便与宋玉等告别上路了。
没有三个时辰,他便来到了梅鹿台,只见这村子不小,约有三四百户人家,路面洁净房屋齐整,周围的树木,庄稼绿葱葱的,充满无限生机,溪水沿着田畔流过,清澈见底,泠泠作响,时有花香隐隐扑来,沁人心脾。
又见这村里的人,个个都容光焕发,精神饱满,无忧无虑,漾着欢乐,真是一派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
冷锋烨触景生情,不禁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