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并非如此。
虽然外部和内部条件都对赵国不利,可战争这种事情,还是存在很大意外性的。
赵国有数十万兵马,只要能够在战场上打赢,那一切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
从战略角度上来说,赵国想要打赢也有机会。
当时秦昭襄王为了一战灭赵,彻底歼灭这个一统天下的大敌,动员了整个秦国的力量。
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国内的男人们几乎都被送上了长平战场。
然而此时此刻,处于弱势一方的赵国,却并没有全军动员。
在遥远的北方北地一带,赵国还有一支数万人的精锐骑兵军团。
他们的所在地,就是后来的河南地。
赵国认为长平乃是山地,不适合骑兵大规模机动,所以就没有调动这支兵马。
而在王霄看来,赵国上层缺乏必要的战略目光。
长平这里不适合骑兵机动,所以就不用?
那你不会换一个能用的地方吗。
几万精锐骑兵集团啊,就这么眼睁睁的坐看长平战败,什么动作都没有。
换做是王霄的话,必然是在秦军总动员的时候,立刻下令让这些骑兵南下关中。
此时秦国在关中北方的长城并没有修好,而且因为缺乏驻守的力量,是不可能扛得住赵军骑兵集团的冲击的。
只要这几万骑兵杀入关中,那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