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只有这样的家族,才能供得起脱产男丁去读书。也只有大家族,才能有足够的藏书,并且请得起老师。
儒家为什么能发展的那么快,因为他们提出了‘有教无类’。
不看你出身,也不用花太多的钱就能读书。这可比大家族之中的内部传递强的多。
王霄扫荡天下,各国宗室与门阀豪强,基本上除了少部分被吸收的,其他都是迁徙倒了四野边荒之地。
至少几代人之中,他们可以为吏,但是别想做官了。
王霄不能用这些人,所以他需要更多的平民人才。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一句就是,王霄发明了纸张出来,对于知识的传播具有革命性的效果。
以往都是用竹简来做文字记录。而竹简非常笨重,在上边写字也是非常困难。所以无论是传播还是记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普通的平民想要获得知识,难度非常大。
最简单的就是,他们连书都看不到。
也就是纸张出来之后,王霄又弄了雕版印刷,开始大规模的印刷书籍,这才使得情况逐渐有了好转。
原本他弄印刷术是为了大规模印刷邸报,从而占据舆论宣传的高点。
之后是负责过邸报一段时间的韩非,主动提出可以大规模的印刷书籍,从而提高知识水平。
虽然大部分的贵族门阀,都是敝帚自珍的垄断着知识。
可也有像是韩非这样,愿意提高全民知识水平的人存在。
王霄也不含糊,不但同意了韩非的要求,还专门在上林苑里划出来了一大片的地方,由庞大到不像话的少府组织了专门的印刷部门。
而且王霄还大方的拿出了宫廷藏书,印刷之后低价发卖。
正是因为大量原本很多人就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书籍出现,这才使得咸阳城周边的知识水平快速提升。
的确是只有咸阳城附近,因为想要传播到全国,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