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此一来,不免背上叛逆之名,政治上不利,很难打赢,初得安定的关中百姓也不希望立刻又打仗。而且,也会将贺拔岳置于险境。
所以,这第一步棋,就是将目前的麾下三分之二散而为农,进行裁军,保留三分之一部分,这一部分,分散到华州、雍州、岐州等地作为城池戍卒。
另,选精锐保留三千人。
尔朱天光看见他主动裁军,应该表示欢迎。但这些军人虽然被裁,宇文泰暗中却在每百人之中安排了一名郎将主之,一旦有事,随时召集。
第二、听从尔朱天光分配新职务,但主动提议去夏州担任刺史,他目前虽然被褫夺都督雍、岐等四州诸军事,但实际处分并没有,争取一个夏州刺史应该问题不大。
夏州如今的老大宿勤明达虽然投降了尔朱天光,但是朝廷许其降,降为都督夏州,刺史还未简派人选。
宿勤明达在夏州还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朝廷肯定要自己委派官吏前去治理的。
相信尔朱天光也愿意把自己与贺拔岳分而治之,不愿意自己与贺拔岳搅合在一起,因此,这个主动提议获采纳的可能性加大。
第三、请尔朱天光派员担任夏州长史主动监督自己。
这三点对策,宇文泰、长孙无垢夫妻俩以及苏绰确定了很久,才终于定下来,定下来之后,再无忧虑,宇文泰每天的任务就是看看有关夏州方面的情报。
或者就在长安古城到处转转,领略一下大汉雄风的陈迹。
晚上便抱着长孙无垢,谈诗读词,偶尔解锁一个新姿势,两人都从惊涛骇浪之中过来,对于目前的局面也不甚惧,人生一切已有对策的时候,只要按照对策去走便好。
就在宇文泰回到长安城第三日的时候,尔朱天光和贺拔岳、侯莫陈悦终于入关了。
双方在未央殿会面,宇文泰与贺拔岳相见自然是相谈甚欢,兄弟俩紧紧的抱在一起,宇文泰作为地主之谊,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
尔朱天光吃的欢畅满面。
席间,对于宇文泰要求去刺史夏州一事也是满口答应,其实这件事情,尔朱天光也早就考虑好了,到了关中之后,千万不能让贺拔岳和宇文泰仍旧在一起。
甚至他和他的幕僚于谨商量过,最好安置宇文泰的地方就是夏州,因为夏州贫瘠,刁民多,财源不广,宿勤明达势力大,宇文泰去夏州,必定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于谨甚至愿意自己亲自去监督宇文泰。
尔朱天光欣然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