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开发宝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开发宝地(2 / 3)

新西凉军将这些原有山寨、聚落和商路修缮翻新,部分吸纳入屯田和四海商帮。

以平城为核心,雁门北部各县安排了一万屯田,然后开始巡查。

童远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平城是个大盆地,与南部东西向大川相连,有一条大河由西向东转向东北,进入平城南部向东奔腾而去,这就是后世的桑干河。

他去过此地,此时的尚干河宽有数里,后世那条只有几十米宽的桑干河与此时相比只能算小溪。

河水有几百里长几乎是水平流动,两岸低洼处形成的大小胡泊无数,四周芦苇丛生,渔船星星点点。

外围靠近芦苇地方有整齐的农田,四周有沟渠,可浇水可排水,田里种有一种一种象稗子草的作物,当地人叫稗子。

这里的湿地水位高,含碱量大,其他作物不易生长,稗子适合,只要把田里灌满水,地里的碱随水渗入地下,或随水排走,稗子就可以正常生长了,其他作物灌水后就枯死了。

只要地面上出现了碱,就用水灌,直到收获前保持地面干燥,以便收割。

童远还发现在碱地适合种甜菜,根可熬糖,叶可食用,也可喂猪。再远一些的地可中杂粮,也可种小麦,方便引水灌溉。

这样这里的种植非常多样化,苜蓿、稗子、甜菜、粟麦等都有种植。

各作物时节不同、地形不同、功能也各有差异,搭配种植既可以避免某一时段忙不过来,也可以在生活上作为一种丰富和补充。

这也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尝试,如果效果好,会在其他地方结合具体情况,适当推广。

另外,平城也是周边的山区,严格执行保护植被,尤其是建筑和燃料,尽可能使用较少木材。

定襄、雁门地处阴山余脉灰腾梁南部几百里,灰腾梁低矮,挡不住西伯利亚的寒流,冬季寒冷,普通木结构房屋防寒较差,且多以烧材取暖,大量木材用于盖房、燃料,导致大片森林被砍伐。

如果放任自由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会引起整个区域的气候、环境改变,最后又变成荒漠地带,那就必须从中原转运粮食物资,然后恶性循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