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远在皮氏县得知消息,知道随着李傕、郭汜身死,局势算是暂且稳定下来了。
不久后,又传来消息,杨定密谋造反,被董承拿下,已经斩首示众。只剩下他与张济,各率一支兵马,在天子的南北两翼。
他知道形势看似安稳,实际上挑战更加严峻,而且他必须适应这种有挑战的感觉。
这些日子反思之前统辖区域的问题,他发现基层建设井井有序,可是郡这一中层的作用实在尴尬。
按道理,郡应该掌握着中下层实权,能独挡一面。可是尴尬的地方在于,在小农经济较为普遍的早期,郡可以集合诸县,是有一定基层统筹力的。
现在,各地士族、豪强、大族掌控了基层,没有实行屯田的各县,其实是他们的协调机构。而郡就更为尴尬,就不能代表这些人,也无法集合力量,做一些事情。
而实行了屯田的地区又呈现另外一种面貌。
各郡与各县关系紧密,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集合一郡之力。但是郡里平时专注于经济规划、战争准备、法律巡查和较大工程建设,其他具体内容均交给各县运行。
各县以各乡为基础,各乡以各屯为基础,各屯以各队为基础。如同郡里专做它的事务一样,上一级做好适度的统筹,不直接干涉基层的事务。
这样清晰构成了以屯民为基础,比较清晰的经济、权利组成。不会出现地主经济那种郡与基层利益、话语割裂、对立,或者郡被他们彻底掌控的糟糕情况。
要不要加强普通各郡县的力量集中呢?如果是他一开始阅历尚浅的状态,肯定是直接解决这一问题。
不过,现在他懂得,简单的单刀直入是非常不成熟,且激化矛盾的方式,甚至会将他导向公孙瓒的结局。
与其鲁莽地强制推行,不如更用一些头脑。
他打算加强至将军府和新西凉军,对士族、豪强表现出利好。但实际上把抽出的力量,将屯田各郡县建设得更好,让非屯田的民众对屯田百般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