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做好了再看看效果如何。”如果好吃就多做一点——光闻到恁多配料的香味,还有特别“够劲”的辣椒味,柳奕就觉得口水都要忍不住了。
这东西,一定特别下饭。
母女二人还在封坛,娄嫂便上她家来知会芳娘,收绢税的人到了,正遣人挨家挨户通知呢。
出门的柳全还没回来。
芳娘只能与柳奕一道收拾好丝绢,赶快送下山来。
丝绵,皆在捻线时便绕制好了,一斤一捆,一共三斤,都扎得整整齐齐。
绢匹,也在纺织时卷成了轴,一轴一匹,一共三匹。
无论尺寸还是数量,她家都预留得足足的,希望税官不要为难才好。
到了里间的大槐树下,柳奕才发现,收税的还是“熟人”。
她从柳全和里人们口中所熟知的那位“啬夫大人”在此时到了高光时刻,不仅自来,还带了许多人手帮衬。
——也不必乡野村夫愚妇夹道欢迎了,里胥自在大槐树下笑脸相陪。
民夫村妇们皆带着自家的丝绢排成一列等着验收。
恁位大人带来的吏役,正拿了官制的尺秤等物,一本正经地查验。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大阵仗”,柳奕和芳娘都有些紧张。
但一想到她家这些时日的辛苦,不就是为了这一天么,有什么好怕的!
柳奕觉着,就算自己捻线的水平不算高,阿娘织的绢也差不了。
她们就像大考的学生,不安地等待着考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