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少了,耕地的效率实在低得可怕。
他们只能将预备种麦的那一部分翻耕了一遍,想耕第二次,时间又恐不够。
待耕过蒯家的十亩,柳家也不着急撒种了,接着便开镰收粟。
这时候,椿家的秋菜也基本收完,收割粟谷时,几家人又可一起搭伴。
整个秋日里最好的光阴,便在这农人们来来回回、低头弯腰的繁重劳动中飞快地过去……
不知不觉,乡野间的秋草黄了,秋林也慢慢染成了一片一片的彩色——它们不再绿作一团,而是变作了深浅不一的赤、橙、黄、绿,也有了与其他任何季节都不同的,更加分明的层次感。
纵横如织的阡陌间,穿梭着运送粮食的匆忙脚步。
一块块碧绿金黄的菜田谷地,在挥舞的镰刀下渐次露出土色,一个个晒场上又开始扬尘翻飞……
时间,已到了九月中旬。
天气凉了,夜晚的秋月却益发明亮。
——终于,在一个夜黑风高……咳咳,月朗星稀的夜晚,按捺不住的柳爹带着芳娘母女二人,搬出了空间里的“铁镂车”。
他们今年要种的麦有两种:一种,是早便孵育在后院里的“现代麦种”,由柳全精心选择的“抗虫害、抗病、抗倒伏、高产、耐旱品种”。
今年不是虫灾么……柳家阿爷准备适量地更换本土品种,以达到保产增收的目的。
另一半,就是从她家粮食地里长出来的本土麦种了。
这段时日,所有人都累得半死,她家再要把麦苗和麦种种下地去,还要好几天时间。
空间里恁手推车似的播种机,她家一次都没用过,好歹能省点力气也行啊。
科技进步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为了劳动过程更愉快啊!
如果不是在黑更半夜做贼似地劳动,当然就更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