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成自然,还真是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睡饱了一夜,第二天,柳奕要和芳娘一道去椿家,看看她们新孵化的秋蚕怎么样了。
一番打理清扫,还熏了艾叶菖蒲,洗过手的柳奕跟着芽姊儿进了她家的蚕室。
椿家的蚕室,也就是个四面漏风的大草棚。
墙是藤条编织的,勉强也装着两个窗户,恁窗子还是竹编的蔑席盖子一般,只要拿根木棍撑起支开,就能采光通风。
柳氏娘儿俩已来过几回,今天开始却要经常驻扎了。
在外面养蚕不比空间里简便,她们一个时辰至少要喂两三次桑叶,是以得更加勤于打扫和照看。
天气炎热的时候,小蚕容易生病;稍一长大,又白又胖的蚕虫是许多小动物小昆虫都喜爱的食物,还得防着虫叮鼠咬。
两家之间,这样的协作劳动刚刚开始,如今还互相谦让着客气得很。但柳奕觉着,若要日后亦少矛盾,就得慢慢互相磨合,很多事情便得提前说在头里。
柳家与椿家商议好,柳氏和柳奕来照看白天,从辰时到申时,亦就是早上七点到傍晚吃晚饭前的时辰,差不多十个小时。
椿家则主要负责晚上的“值夜”,夜里喂蚕也很辛苦,一会儿就须起夜一趟,一晚上就是四五回,不然蚕就得饿着,人根本睡不踏实。
相较之下,谁不愿意睡好了觉再好好劳动呢。
所以椿家收一成的茧,并不算过分。
照他们的约定,谁家负责喂蚕的时段里,就由谁家提供桑叶,差不多算一家一半。但实际,肯定是柳家更“占了便宜”。
为此,芳娘与柳全也自商量好了,家里桑叶有多,他们可以每天多挑几担过去。
柳奕则准备自己偷偷记个数,现成的桑叶也是她们日积月累采收的。起码到最后算账的时候,总不至于说不清道不明。
而今新出的小蚕还不多,两家的妇人正愉快地喂着蚕,从椿家后院却传来许多人声。
溜儿蹦蹦跳跳出去看过一回,回来禀告他家小姑,“恁后院周家来则几多人,抬去了一口木头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