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川谷南边的山坡,地势较低,想上到南坡的山顶,需走过一条长长的缓坡。
虽说己方在坡上,敌军在坡下。
西北军仍占有绝对的地利优势,但与另外三面的悬崖峭壁相比,西北军地利上的优势已然被大大缩小了。
毕竟,南坡以南的山岭,连绵数百里,南坡的东侧西侧北侧,皆为悬崖峭壁,攀爬起来本就困难重重。
何况还有西北军守在上面,敌军想通过这三面爬上来,难如登天。
唯一的可能,就是从南边的缓坡往上攻,这里可算是唯一的突破口。
西北军只有三千人,不可能守得住。
西楚军冲上南面山岭易如反掌,接下来,西楚军势必要顺着这条缓坡,往南坡上攻。
此战对于西北军而言,并不轻松。
最终,还是在楚羽嘉的指挥下,西北军在山崖边缘的地方砌石墙设防。
祁重和左晋凯指挥着将士们,就地取材,把山顶的石头搬运到南侧这边,垒起石墙。
西北军垒砌的石墙,中间留有不少的缝隙,可以让西北军士卒躲在石墙后面,向外射箭。
西北军当中的每一个士卒,都是经过箭术训练、骑术训练,乃至搏杀训练等多重训练,上马是骑兵,下马是步兵,拿起弓箭便是弓箭兵。
白天无话,夜间,西楚军悄然无息地于山集结,准备发动夜袭。
西楚军出击的方向,不是楚羽嘉预判的南侧,依旧是由东侧的悬崖峭壁展开进攻。
深夜十分,大批的西楚军已于山集结完毕,人们没有点燃火把,现场即昏暗无关,又鸦雀无声,肃杀之气弥漫。
在西楚军主将的授意,将士们开始分批分次的向山壁上攀爬。
白天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山壁上固定了不少的绳索,现在攀爬起来也方便,人们借着绳索的辅助,默不作声地全力向上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