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六年,芒种。
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
这个时节气温显着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可这个本应该万物落地的季节当中,前蜀的百姓却没了种地的心思。
尤其是前蜀北部的西北部的百姓,有能力的如今都已经开始南逃,没能力的就只能在家里等死。
西北军的每一个士卒都不是善男信女,只要对方心情好,必然上来就是一刀。
那如果问,心情好上来给一刀,那么心情不好,该如何?
当然是给两刀,或者多给几刀了。
同样也是在芒种的这一天,围困容阳府近半月的西北军在清晨十分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这一次,西北军一反常态,竟然让卫宋带着后宋军兵一同参与攻城战。
本来卫宋觉得西北军无外乎就是打算让己方的军兵上去当炮灰,但他着实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因为在楚羽嘉的信件上明显说明,这一次后宋虽说并没有参与实际到的战争中来,但他们既然在邺国最危难之际敢站在邺国身边当邺国的盟友,那么他们这个朋友,邺国就交定了。
邺国对待朋友从来不会小气,在开战之前庄嘉德便听从楚羽嘉的指示,告知卫宋攻破容阳府后,容阳府内的府库归后宋军所有,其中不论财宝多寡,粮草多少,西北军不会过问半句。
所谓无利不起早,如今有利可图,卫宋自然是心甘情愿的率军攻城。
而这一次的攻城战,卫宋也算近距离的体会到了西北军的恐怖。
尤其西北军那五花八门的攻城器械,就足以让卫宋觉得眼花缭乱,其中繁琐繁复的工艺,也让卫宋觉得宛如神迹。
偌大的一个容阳府,戍守军兵超过五万,结果到最后在邺宋十万联军的攻势下,从清晨坚持到中午,在横刀营最后一次冲击后,城门轰然倒塌,联军顺利入城。
入城之后,或许是受到了西北军的感染,后宋军兵也宛如脱了缰的野马一般,逢人便砍见人就劈,不管来的是前蜀军还是百姓,只要不是自己人,上去就是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