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后汉书》、《资冶通鉴》等很多史书记载,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董卓被王允、吕布谋杀,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击败吕布,迫杀王允,重新挟持汉献帝,控制东汉政权。李傕曾经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但是,因为李儒曾毒死弘农王(汉少帝),汉献帝说李儒“毒杀王兄”没有同意,并下召欲加罪于李儒。李傕以“董卓所为,非儒本意,不可罚无辜也”,对汉献帝的召书不予理睬。
由此可见,李儒并没有在董卓之乱中死掉,但此后,史书上对李儒便再无记载,应该是看透了西凉集团衰败的必然趋势,而隐姓埋名避祸去了。
要说这李儒的能力,那绝对是属于汉末的顶尖谋士!
只可惜不得其主!
若是董卓肯听李儒的话,历史便会完全改写甚至董卓都可能不会败亡。
董卓的败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在其掌控朝政之后便忘乎所以,失了进取之心并开始不听李儒的劝谏。
李儒在史书上和演义上共有十余次出场记载,每次出场都彰显了顶尖谋士的才华,天下诸侯尽被其玩弄于股掌之间。
而且,李儒也识破了王允的连环计,多次力劝董卓将貂蝉赐给吕布,都被董卓拒绝。最后还被董卓变色怒骂:“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
李儒不敢再劝,因为……李儒的老婆乃是董卓的女儿!
李儒无奈,只好退下。此时,李儒已经料定董卓必然败亡,仰天长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儒在董卓死了数月之后,便“不知所终”。其原因无非是跟贾诩一样,看出了董卓之后的李傕郭汜等人根本不可能成事。
其实这种事情,对别人来说,要处理起来简单得很。
比如说贾诩。
贾诩在看出了李傕和郭汜不能成事后,去投奔其它诸侯就行了,先投段煨,再投张绣,然后再投曹操。
但李儒却与贾诩等人有所不同,天下诸侯都可以接受贾诩,却无人愿接受李儒。因为,李儒不仅曾经是董卓的女婿和主谋,更重要的是:李儒曾经“鸠杀少帝”!
天下诸侯,虽然是人人心存叛逆之心,但是,越是淫荡的婊子,想是想要立“贞节牌坊”!所以,各自标榜忠义的天下诸侯,又有何人还敢接纳“鸠杀少帝”的李儒?一代顶尖谋士也因此而“不知所终”,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