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同知,我素知你与殿下的关系十分之好。倒不是我不想让秦王殿下南下平叛,但殿下此前便已经从山东平叛了一次回西北了,沿途辗转八千里,此番南下江南更是遥远,难道你要殿下一年之内辗转颠簸两次吗?”
古时候道路不畅,千里的奔波的确是一件十分伤身的事情,让政敌们隔几个月便从一地贬到另一地赴任就是他们常用的手段之一,很多官场被贬的人都是这样死在了路途之上。
王黼的话乍一看是为了赵楷着想,实质上深层次中包含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赵楷今年已经平叛过一次了,还是长度跋涉数千里横跨整个大宋。
此次平叛若是再让赵楷前往岂不是就显得大宋似乎没人了吗?
难不成只要大宋一有事情就得找赵楷?
那赵楷不得活活累死?
赵佶很好地领悟了王黼话中的另外一层意思,也让他深以为然。
国家不可能只靠一个人,赵楷哪怕再厉害也是人,不可能东墙破了把他拉去补东墙,西墙倒了拉他去修西墙。
这样一来倒显得他这个做皇帝的无能。
因此再度提拔一员将领倒是成为必要的了。
“郑卿怎么看?”赵佶对郑居中问道。
“臣反对启用童贯!”郑居中毫不迟疑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那郑卿可有推荐之人?”赵佶不置可否道。
“臣推荐永兴路经略使种师道、环庆路经略使种师中两位大将!”
“你们几个什么看法?”赵佶对还未发言的李邦彦、朱勔、宗泽道。
“臣附议王公!”李邦彦道。
“臣认为秦王殿下是最好的人选,其实是两位种将军,再次是童贯。”宗泽道。
“臣附议王太宰的意见!”朱勔最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