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死后, 起义势力成为散沙一盘,还没有形成新的统一领导,对于如今危急的形势, 齐国、燕国等也觉头痛,不知如何是好。
在项羽、刘季等人回到彭城之时, 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也赶来了彭城。
如今要事,如何救赵破秦?
帅帐内, 各人神情严肃沉重的分席列作,项羽对着高陵君目色难掩嫌恶厌恨, 若不是那齐国田荣恩将仇报、故意拖延, 他叔父不至于身死定陶, 甚至可能早于濮阳杀了那章邯,根本不会有今日之危。
范增看着项羽幅度极小的摇了摇头, 示意他不可意气用事。
如今灭秦救赵是大事, 计较私仇只会损害己方势力、影响义军团结,也显得他格局不高,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于大事不利。
今日议会,救赵之事肯定是不容置疑的,可问题是怎么救、谁去救?
如此秦军军势之盛,赵国危在旦夕,重重不利如压在众人头顶的乌云, 遮蔽天日,叫众人看不见获胜希望,压得帅帐内气氛沉闷。
一片沉默中, 如清泉般清丽的声音缓缓响起, 不轻不重, 干净清凉,却如清风拂岗般吹散众人被阴霾笼罩的沉默压抑。
“兵分两路。”
兵分两路?
全力救赵尚且兵力不足,还要兵分两路?
众人皱眉的看向清俊如幽潭明月的男子,他一袭白衣贵丽,神情温和淡然,如皑皑雪峰、皎皎明月,哪怕坐在较为靠下的席位,一身气度也叫人不敢小瞧。
如此计谋若换个如他年龄一般,甚至年龄更长之人,他们都会出言辩驳,但偏偏是他。
不认识周宁的高陵君蹙着眉没有说话。
与周宁相熟的范增、陈婴等人似有所悟,顺着周宁的话思考起来。
怀王知他不是夸口妄言之人,虚心请教,“周君有何妙计?”
其实算不上妙计,他们最后就是这样做的,不知是谁想的主意,但此刻这功劳她要冒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