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四十分,到团大门口完成集结,八点准时出发,摩托化机动途中,各车辆之间用旗语保持正常的联络。
六炮车的驾驶员是陈生路,带车干部是钭星宇。
在行军途中,每隔上一段距离,就会看到头戴钢盔、身着迷彩服、手戴白手套、胸前挂个枪的精神小伙们,这帮鸟人英姿飒爽地瞪起一对对牛眼,紧盯着每一台从眼前驶过的车辆和坐在车上的人。
他们是师里临时派出的纠察人员,领导安排他们沿途站在马路牙子边上,并不是为了吃灰、耍帅和看大炮,他们的任务是用发现的眼光,去挑各部队在行军途中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挑刺”。
至于能挑出什么刺,也得看他们的心情如何?
毕竟,大部队在摩托化行军途中,车辆、火炮、人员等等都处在一个动态的位置,你说要想找什么刺,那还不是分分种的事情。
记得九八年底去CT打“XX七号演习”那次,师里纠察反馈炮兵团在行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居然还有“在机动中,车辆前后安全距离,没有保持规定米数”这么一说的。
当然了,如果纠察不能找到问题,那也就失去了他们存在的意义。
上级领导对这些纠察查找出来的问题,自然是个个心知肚明,只是他们不予深究罢了。
十一点,坐在车厢里的梁荆宜感觉车子开始减速了,他站起来朝前车望去,只见五炮车的信号员朝他们这台车打出“准备靠边停车”的旗语。
等全连车辆停稳后,担任连值班员的指挥班长屈小洲吹起了一声长哨:“各班长注意,迅速组织班里人员有序下车,以排为单位集合,前后警戒哨到位,炊事班迅速生火做饭,所有带车干部到指挥车位置集合。”
前一阵子,司务长叶山水吹过的牛皮,今天将迎来第一次大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的,实践也可以用来检验牛皮到底牢不牢固?
用部队一句很俗,却很实用的话来说,那就是“你是骡子还是马,拉出来遛它一遛”。
新型炊事车迅速就地展开作业,班长陆银龙带领炊事人员各司其职,炒的炒、煮的煮,忙得那叫一个欢腾。
为了这顿饭,他们也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在昨天晚上熄灯后,司务长叶山水亲自加班和这伙人把今天中午要炒的菜,洗干净并切好了。
如果不是担心隔夜的饭不好吃,这伙人都准备把饭提前给煮了算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