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便是制定法律,规范化管理了。
通过如此设置,不仅提高了百姓的办事效率,节约了时间,也简化了流程,避免百姓跑东跑西,使百姓更加舒服,也使得百姓对汉海王国的认同感更强了。
汉海王国如今已有五百六十多万人口,其中汉人有百万左右。
而这次通过黄萧养和陈翔的关系,给汉海王国带来了百万人口,加上南洋各地来的三十多万人。
如今汉海王国总人口已经超过七百万人以上,其中汉人便有两百万人,已经占据一定的优势。
加上从大明来的人中,有十三万人是佛山及周围的匠户,这些人正是刘守义如今最缺失的,故而刘守义直接将这些人安排在了台湾省,同时每户每人分得三亩土地。
有土地,还不在是贱户,做工还有工钱,对于这些一开始有些惊恐,惧怕的人来说已经足够好了。
虽然背井离乡,然这里也是汉人的地盘,活得更加有尊严,生活也更好,甚至自己的孩子可以进入小学读书。
于是户籍部和工业部的人根本没怎么费力,便顺利安置了这十多万匠户。
在大明,将天下万民分为农户,军户,匠户等户籍,进行管理。
农户务农,并向国家纳赋税,服徭役,军户的义务是服兵役,匠户则必须为宫廷,官府及官营手工业服劳役。
各色户籍是世袭的,不容更改,农民的子弟世代务农,工匠的子孙世代做工,军户的子孙世代从军。
大明法律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外,朝出暮入的作息时间。
任何人离乡百里,都必须持路引,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
为防止假冒,伪造,政府将户贴以字号编辑一起,用半印钤记,籍藏于部,贴给于民,上报方式是地方基层组织将当地户口勘察明白,汇集后到县,县报于州,州汇总报之于府,府汇总报之于布政司,布政司汇总呈报本部立案,以凭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