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退至梁甫,这等于是绝了黄巾残部的后路,如果黄巾与鞠义率先开战,倒是大有可为。”
说到这里,魏公曹操脸色变得凝重至极,他望着底下的文武百官,道。
“可如果逼急黄巾残部,举全军之力南下梁甫,区区三万大军根本就是螳臂挡车!”
暴怒之下的魏公曹操,对于徐晃可谓是失望至极,当初他对徐晃抱有极大的期望,却不料徐晃居然做出了如此荒缪的决定。
“如今鞠义大军三分,围三缺一,一被徐晃堵上,这势必会将黄巾残部逼上绝路。这样一来,相比于张颌,鞠义,梁甫兵力最弱。”
“是以,梁甫将会成为黄巾残部唯一的突破口。”
小眼睛里精光掠过,曹操一字一顿,道:“况且,徐晃的把戏被鞠义看透,如今韩军三面合围而不攻,就是为了利用徐晃。”
“诸位爱卿,以你们之见,孤应不应该派出北上,支援徐晃?”
……
魏公曹操的这一番话出口,整个大殿瞬间为之安静,因为他们对于泰山郡当前的局势洞若观火。
自然清楚派兵北上,这意味魏国不再是小规模的介入,而是全面介入这一场韩国与黄巾残部的战争。
这样一来,魏国先前作出的战略部署就需要调整,甚至于在某一方面都需要推倒重来。
正因为如此,魏公曹操一开口,底下的文武百官才会沉默无言,因为这个决定牵扯到的东西太多。
牵扯到的范围太广,已经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因为没有魏公曹操点头,就算是丞相荀攸也不敢轻言。
“禀君上,出兵北上,不管结果如何,这意味着先前的所有战略部署都需要调整,臣请君上三思。”
没有人开口,大殿中气氛压抑,良久之后,丞相荀攸不得不开口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