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蜀山悬剑传> 第七百三十七章 帝国财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三十七章 帝国财政(2 / 3)

朝廷的财税收入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而军费开支却比之前还要庞大,朝廷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从能够控制的区域内搜刮财税。</p>

更糟糕的是,叛军切断了京师长安和最富庶的江南之间的经济往来。</p>

以扬州为中心的江淮地区,是大唐财税的中心。</p>

扬州是运河的南方,南方的粮食都汇集到这里,再通过运河转运到汴州(今开封)。从汴州沿黄河、渭河到达长安,或者走黄河、洛河到达洛阳。</p>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南下,占据中原,逐渐切断了长安与江南的联系,江南的粮食、税赋无法运抵长安。</p>

战争爆发后,叛军首先破坏的是朝廷的财政调拨能力,让朝廷无法利用帝国的物资来供养军队,对抗叛军。</p>

这是一场帝国财政上的生死时速,凶险程度不亚于决战沙场。</p>

肃宗即位后(756年),首先是从商贸上寻找补贴。</p>

安史叛乱前,大唐的税收主要针对农业,叫租庸调制,也就是对土地收取一定的租税,再对农户收取“调”(农产品税,以麻布和丝绸为主),并征发每年二十天的“庸”(劳役)。</p>

…</p>

对商贸业,大唐朝廷一直采取开放的态度,商贸税的税率很低,且不是主要税种。也正因如此,大唐的商贸非常发达,万邦来朝,天下商贾八方云集,四海货物琳琅满目。</p>

在租庸调制的税赋入不敷出之际,为了支付军费,肃宗开始向商人征收重税。</p>

肃宗派遣御使郑叔清前往未遭战火的江淮、巴蜀地区,一次性向富商征收百分之二十的财富税,即率贷。</p>

除了江淮、巴蜀,朝廷也在天下诸道的集市和道路关卡向商贾征收贸易税,凡是一千钱以上的货物都必须缴纳。</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