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弼正是在此类资助下,从巴蜀北,赴京赶考。
我还记得第一次在金銮殿见他的情景。这个年轻人神采内融,不杂风尘,銮章凤姿,仪度翩翩。大明宫,七步成诗,针砭时弊,锦绣文章,飞文染翰,连狄阁老等宰辅都赞不绝口。
朕钦点他为当年新科状元!
这次殿试,照儿一直陪伴在朕的身旁,被邓弼才学风度吸引,一见钟情。从此,死缠烂打,生磨硬泡,最终感动邓弼,坠入爱河。
换做他人,这原本是一桩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佳话。
然而,邓弼和殊儿两家为世交,两人虽不认识,但幼时就已定下婚约。殊儿是邓弼未过门儿的媳妇儿。
邓弼入京,一方面是为赶考,一方面是为迎娶殊儿。
你师父殊儿羞愤难当,闺友夫婿,两难责备。羞臊之下,远赴峨眉,遁入空门。殊儿虽无半点过错,但爱情这东西勉强不得,朕也无法干预。
……
太平和照儿都很象我,但不是我。没有经历过蝼蚁位的劫难,也就无福磨砺出位者的心性和智慧。
嗜欲深者天机浅!
为了一个男人,不管不顾,不惜破坏多年经营的形象。控制不了情绪和**的女人,焉能成为帝君?!
于是朕终于对照儿失望,打消了隔代指定的念头。
后来太平和武承嗣皆不成器,在狄阁老的力荐下,朕立显儿为储君。
……
原以为佳偶天成。可是孽缘就是孽缘,更怪我平日太宠溺照儿了。得到的太容易,就太不容易珍惜!
两人婚后,邓弼入翰林,拜狄阁老为师,博览群书,正是个人精进的大好时机,照儿却嫌他整日埋首经纶,无法陪伴身旁。时间一久,顿觉平淡无趣,两人嫌隙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