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这……”两个师爷面面相觑。。。
这可不是使银子能办妥的事儿啊?
这种事情在以前应付查空饷的案子也有人用过,冒名顶替嘛,买人头而已。
但买来的人首先不能是开封户籍登记在册的,外地人最佳;其次得听话,拿了钱好好办事儿;再次还得能保密,顶替完走了过场最好能远远消失。
找这样的人需要时间,眼见明儿枢密使大人和元四要在朝堂对了,这可如何是好?
“大人您看。”其一位师爷‘阴’着脸道:“要不从大狱里头找些人来顶?”
这是最常用的补空饷额的手段。
刘渭五官都在冒火:“你这是恨不能我早死呢?你以为忠亲王是吃素的?他这半年以来,手伸得多长你不知道?这时候哪个监狱‘门’口只怕都有他的人盯着了。”
刘渭手一挥,“外头找去,人口市场,入城关卡处,总有没有身份凭证的叫‘花’子!”
刘渭发了话,其一个姓全的师爷提着袍脚往外小跑找人去,跑到前院,还差点和一高个子撞个满怀,全师爷正想开口骂人,一抬眼,见是准状元,立即换了丝笑,还没打招呼呢,准已面无表情冷冰冰地和他擦肩而过了。
全师爷转头暗自“呸”了一口,继续往外,刚出枢密院大‘门’,见一个懒懒散散的身影倚靠在‘门’口蹲地的大石狮子低头数银票。
“尾巴?”全师爷拈着山羊须侧过头去,“你小子在这儿干啥?”
“哟!全老爷!”苟伟把手里的银票往袖兜里一揣,笑嘻嘻道:“小的来领赏的,您老着急忙慌的,是要去哪儿?”
全师爷见是他,心里登时有了主意,这小子人称开封“包打听”,以前专在城南贩小报,各种小道消息最多。如今不贩小报了,专卖消息,至达官贵人,下至三教九流,你想要的消息他都能给你‘弄’来。
这刘枢密使想找人,找这小子打听岂不是正好?!
全师爷深深感叹自个儿今日鸿运当头,一出‘门’找着个帮手,招招手示意苟伟跟他来到路旁树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