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焱道:“她出门的时候不多,也极少去别人家走动,因此我们才觉得奇怪……”
吴襄又道:“知道她北关在水月庵的人有哪些?”
刘焱又道:“一开始只有我们自家人,后来有些亲戚也知道了,非要算起来,如今知道的人不少,不过因为什么却还是只有我们自家人知道。”
吴襄越听越觉得古怪,他扫了扫眼前几人,心底生出个令他有些不适的猜测来,却忍不住没问,只是道:“你们都说她性子内敛,那她和谁结过仇怨吗?”
刘希抿唇道:“她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不会与谁结怨。”
自小不得宠爱,胆小怕事,内敛少言,这些形容落在刘瑶身上,越发令吴襄怀疑此番谋害刘瑶的凶手与她被坏了清白有关。
吴襄眯眸道:“她被坏清白一事,你们可有怀疑之人?”顿了顿,又问,“你们几个堂兄弟之中,谁与她关系最好?”
二公子刘诩道:“我是做大哥的,从小到大,我对她爱护多些,至于怀疑之人……”他看了看身边两个弟弟,“我们实在不知道她能与谁亲近些,因为如此,我们才被她气的毫无办法,否则,也不会把她送去水月庵这般久。”
吴襄略一沉吟道:“你们都是兄长,男女有别,想来不知她私隐之事,她早前的侍婢可还在府中?”
刘诩道:“不在了,发现她有身孕之后,问这侍婢,这侍婢也一问三不知,因此她被我们发卖出府了。”
吴襄来回踱步,眉眼间生出几分沉郁之色来,片刻他蓦的停下,“那我们只怕还要去你们府上走一趟,问一问你们府中下人。”
刘贤道:“这是自然。”
吴襄看了几人,又令衙差们拿来纸笔,“还请诸位将八月初五到八月初七这三日来往行踪写下来,有无出城,与谁在一处,做了什么,越详细越好。”
刘贤几个长辈面露不耐,也知这是要让他们写出不在场明证,纵然不乐意,却也不得不写,刘焱几个倒是无话,很快便在一旁桌案之上写起来。
不多时,刘希蹙眉道:“若无人证呢?”
吴襄扬眉,“怎么个无人证法?”
刘希道:“初六那天晚上我不在府中,我住在城南的宅子里,无人能为我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