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跟随林如海一起到了姑苏的贾琮,日子却过得相当的潇洒自在。
林如海对江南,尤其是淮扬一带的情况十分了解。
姑苏林家毕竟是当地大族,虽然早就与林如海所在一脉出了五服,可联络一下倒是没什么,对于林如海掌控姑苏以及附近情况更有把握。
短时间内,林如海就基本控制了巡抚衙门,并对外建立了基本的权威。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琮这个准上门女婿,完全可以充当半子的存在,自然而然就晋升为淮扬第一公子哥了。
加上有薛蟠,还有史家一双小侯爷帮衬,很快身边也凑了一堆的公子哥,都是地方官员的子弟。
不说巴结讨好吧,起码消息算是十分灵通的。
林如海坐稳了巡抚位置后,便开始慢慢调理淮扬民生经济,努力做好这个二品父母官。
至于当今安排的任务,眼下全都交由贾琮处置。
不是他不负责任,而是眼下根本就不是针对甄家的好时候,就是当今都不敢轻举妄动。
上皇还没死呢,就这么迫不及待解决上皇时期崛起的老臣家族,是不是太不给面子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琮接过先期开拓的活计,也就没什么问题了,只要不出格随他怎么折腾都成。
然后,贾琮在一帮地方公子哥的带领下,见识到了淮扬的繁华盛景,最重要的是认识了几家大海商。
大庆并不禁海,只是海上的风险极大,不仅只是天气因素,还有诸多的红夷洋人出现,以及更多的海盗,使得出海成了一项风险极大的危险生意。
当然,这是在淮扬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贾琮是绝对不会轻信的。
开玩笑,别以为他不知晓大庆的海洋贸易,基本上被沿海一些海商家族把持,就是朝廷都没办法过多伸手,只能设立几个市舶司收税。
当然,贾琮并没有刻意探寻其中秘密,只是顺着地方上的公子哥介绍,认识了几个大海商家的公子哥罢了。
另一边,他也和新任金陵知府链二,保持十分密切的联系,几乎一天一封书信往来。
金陵那边的情况,比姑苏这边复杂多了。
四大家族,还有甄家,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看似不起眼,可能量一点都不小的势力,单单理顺其中关系就够链二忙活好一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