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年对程潜的话并不意外。
人工智能大热之前,这个概念早就出现了,多早呢——1956年。
国内猛烈热捧是什么时间——2017年。
方年经历过,自然清楚,当年这个词语是被写入了两会的工作报告上。
但!
这并不是说在这之前,国内国外光有概念,发展一片空白。
而是有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大学在研究这个课题,在理论知识不断被应用到实践中,有了足够的积累之后才大热的。
更不是说某些个财富金字塔尖的人做了几桩生意才有的。
几乎所有前沿技术都是如此,从来从来从来都不是因为精英们谈论几句,拍拍屁股就出来了。
简单的说,像是复旦这样的大学里的研究生、博士生,很多时候其实是走在相当前沿方向的。
只不过有些研究型的理论没法简单变现,需要的经费不低,结果又可能往往是竹篮打水,才没那么引人注意。
换句更容易理解的话,引领时代的东西,多数是大学里的教授、博士生、研究生们研究出来的。
因为,大学里的教授并不仅仅只是教授这一个身份而已,同理,博士生、研究生亦然……
…………
“谢谢程学长。”
北区研究生公寓楼下,方年拿到了程潜做过笔记的认知导论,感谢道。
接着又说:“不知道程学长方不方便交换一下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