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实边是国策,那些个议员只顾及本省以及自身的利益,丝毫不顾及国家利益,留之何益?”赵烈文缓声道:“况且,眼下各省咨议局议员中士绅、绅商所占比例过大,借此机会削减一些也是好的。”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没必要掺和。”
话才落音,李鸿章快步进来,道:“大掌柜,俄国公使布策求见。”
布策?易知足沉吟了下才看向易正行道:“行之代为父去迎迎。”
布策四十出头,体型高大,略微有些胖还有些秃顶,他在中国时间不短,在89年至870就曾署理公使,去年被正式任命为俄国驻华公使,在易正行的陪同下走进书房,寒暄见礼落座之后,他试探着道:“元奇大量进口粮食,是因为北方旱灾?”
听的翻译,易知足笑了笑,道:“贵国也有大量的粮食出口?”
布策这次赶来上海确实是为粮食出口之事而来,元奇向美利坚一次性进口五十万吨粮食,令他眼热不已,俄国历来就是粮食出口国,主要是出口到欧洲各国,因为运输成本的问题,极少涉足东方市场。
不过这一次情况有些特殊,欧洲各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农业危机——俄国、印度、美利坚、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农业大国都遭受严重的农业危机,大量的农产品滞销,价格持续下跌。
这种情况下,大清突然大手笔的进口粮食,作为大清的盟国——俄国又岂能不动心?都是盟友,大清能关照美利坚,为什么不能关照俄国?
“殿下对我国的情况十分了解,应该清楚我国每年都会向欧洲各国出口大量的粮食。”布策语气诚恳的道:“这两年欧洲经济不景气,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出口,造成数量惊人的积压,希望殿下能施以援手。”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欧亚大铁路尚未通车,贵国的粮食海运到我国,运费成本过高,而且我国向美利坚进口粮食,用的是白银.......。”
布策来上海之前做足了功课,当即就表态道:“我国也可以接受白银,而且可以保证粮食的到岸价与美利坚一样。”
以白银结算对俄粮食贸易,对于急于推行金本位的大清来说自然是没有拒绝的道理,易知足满面微笑的道:“贵国与美利坚都是大清的盟友,我们自然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元奇可以与贵国签订进口五十万吨小麦的协议,不过,必须赶在明年三月之前交付。”
五十万吨!布策大为意外,他原本认为能出口十万、二十万吨就已经是极限,毕竟清国才从美利坚进口了五十万吨,他确证道:“殿下说的是五十万吨小麦?”
易知足笑道:“贵国若是没有那么多存货,可以少些。”
“有,绝对有!”布策连忙道:“谢谢殿下的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