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提及这事,易知足笑道:“自来火房的张总管又派人来游说了?”
“就知瞒不过老爷。”严可欣被揭穿了心思,索性大大方方的点头道:“张总管是担心咱们公府不安装,会影响煤气灯的推广普及,他们愿意免费安装,并且保证绝对安全。”
在电灯没有发明之前,煤气灯用于照明自然是没得说,但易知足清楚煤气灯有巨大的隐患,大英自来火房实际上就是煤气厂,在马路上使用煤气灯也就罢了,在自家府里安装,铺设煤气管道,他着实有抵触心理。
更何况没人比他更清楚,电灯很快就会取代煤气灯,这两年乘着西洋各国相继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的机会,元奇挥舞着钞票在全世界挖墙脚,用高薪和各种优厚条件不遗余力的在全世界范围里挖掘物理、化学、数学、医学等专家学者,并在上海成立了大大小小各种研究室。
这年头,电灯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早在1850年就开始研究电灯,只是没能发明经久耐用的灯泡罢了,这玩意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以他所掌握的知识,稍加点拨,元奇绝对能够提前将炭化竹丝灯泡、钨丝灯研究出来。
不过就是一两年的时间而已,现在犯不着装什么煤气灯,略微沉吟,他才缓声道:“严世宽在大英自来火房有多少股份?”
“不多,也就三成。”严可欣心知这事没必要隐瞒,如实回道。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煤气灯有着巨大的隐患,府里没必要装,至于煤气灯的推广普及,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路灯方面,马路、码头都可以安装。另外,告诉五哥,及早将股份卖了。”
听的这话,严可欣就知道易知足并不看好煤气灯,当即便道:“欣儿明白了。”
话才落音,一个丫鬟一溜小跑着追了上来,道:“老爷,有人前来拜访。”说着呈上一个名贴,易知足就着灯笼昏暗的灯光一看,见的是上面名字是曾国藩,不由的一笑,“带他去书房,着赵先生陪下,我随后就来。”
见他又要见人说事,严可欣也是见怪不怪,只是征询道:“老爷晚上吃什么宵夜?”
“粥,莲子粥就成。”易知足说着已是转身大步而去,他有宵夜的习惯,实在是不宵夜不行,军营里训练量大养成了一日三餐的习惯,在府里却是一日两餐,不宵夜还真受不了。
缓步走进长乐书屋,曾国藩快步迎上前来拱手笑道:“夤夜来访,没扰了国城兄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易知足拱手还礼,朗声笑道:“还以为涤生兄明日才会来呢。”
曾国藩缓声道:“使团明日要回京师,闻知后便匆匆赶来。”
三人寒暄进屋,易知足特意增了一盏烛台,然后就着烛光打量了曾国藩两眼,道:“清减了不少,也黑了些,涤生兄此番周游列国,似乎是吃了不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