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电旨,赵文烈缓声道:“朝廷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确实是阳谋!易知足缓缓点了点头,天下即将太平,朝廷论功行赏,这事他没办法拒绝,以元奇新军立下的战功,一众中高级军官封王封侯的怕不在少数。
“元奇新军立下的功劳实在是太大。”赵文烈苦笑着道:“皇上若是破除祖制,论功行赏,怕是王爵都会晋封好几个,大掌柜当如何应对?”
易知足不答反问,“惠甫认为当如何应对?”
“策动朝廷王公大臣进行反对!”赵文烈道:“三藩之乱后,汉人不封王,这是大清祖制,将这消息泄露出去,危言耸听,再稍稍鼓动怂恿,必然反对者众。不过,一众汉大臣对此怕是会持支持态度,毕竟这事影响巨大,足以改变汉臣在朝中地位,若是皇上态度坚决,怕是难以得逞。
再一个办法就是架空他们,架空被晋封王爵者的兵权,以大掌柜对元奇新军的掌控,要剥夺几位大将的兵权,也就是一道命令的事,不过,如此做弊端不小,可能会让他们心怀不满,从而疏远大掌柜。”
顿了顿,赵文烈接着道:“学生觉的这也不是好法子,清初藩王权势极大,掌管藩地的军政民政、官员任免、赋税财政,朝廷若是诚心削弱分化元奇,将元奇新军打下的地盘诸如南洋两省、安南、缅甸以及西北等地分封藩王,就算大掌柜架空诸藩王,也会留下极大的隐患。朝廷这一手,堪称歹毒!”
易知足叼着烟嘴没吭声,咸丰若是崽卖爷田不心痛,真个丢出几个藩王分镇各地,确实能让他烦不胜烦!默然半晌,他才道:“遣人去将肃顺请来。”
肃顺来的很快,进的大帐,见的易知足面无表情的闷头抽烟,便拱手道:“国城兄还在为封赏一事犯难?”
“坐。”易知足随意的指了下椅子,递了支烟,这才道:“朝廷若是正常封赏,倒也无须犯难,就怕朝廷居心不良。”
肃顺试探着道:“国城兄要求先审核,皇上没同意?”
易知足径直将咸丰的电旨递给他,待其他抬起头来,他才接着道:“雨亭兄回京师一趟罢,转告当今,不要逼迫元奇造反,以元奇现有的兵力,要攻打京师,推翻朝廷,易如反掌,什么阴谋阳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不值一提。”
听的这话,肃顺一阵心惊肉跳,他很清楚,这是惹恼了易知足,否则对方不会放这狠话,他当即拱手道:“在下即刻快马回京,不过,依在下想来,皇上也必然只是打算正常封赏,不会有什么阴谋阳谋。”
顿了顿,他才试探道:“国城兄对于元奇官兵的封赏有何要求,尽管直言。”
“不违祖制,正常封赏即可。”易知足缓声道:“还是那句话,我要过目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