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良久,他才开口道:“原电转告大将军绵愉,并严令尹有才、僧格林沁小心石达开部,要严防太平军经毕节入川,若太平军经安顺入滇,不可追逼过紧。”
待的曹根生记下,他接着道:“电令燕扬天部,依旧驱赶,尽量避免与杨秀清部大战。”
“另,电令汤灶生,率领两个旅主力向百色挺进,攻占并且驻守百色。”
沉吟了一阵,他又道:“电令廉州府黄殿元。”
广西,南宁府,新宁州。
十余万太平军浩浩荡荡而下,新宁官绅士商以及阖城百姓闻风而逃,杨秀清率部入城毫不客气的占据了州衙,随即下令大军修整三日并就地筹集粮草。
小小的州衙与天京的东王府自然不可能同日而语,不过,习惯了征战的杨秀清倒也不挑剔,此一时彼一时,从金田起事到如今,起起落落,什么情况他没经历过,与洪秀全闹翻他并不后悔,不过,石达开不听劝阻,非要分兵前往云贵汇合洪秀全,让他有些黯然伤神。
虽然跟随他的还有十五万之众,但真正精锐却不到四万,面对不紧不慢跟在后面的数万元奇新军,他很是无奈,打,打不过,甩,甩不掉,就跟一贴狗皮膏药似的,让他难受之极。
自金田起事以来,大大小小无数一战,他从来没如此窝囊过,即便是面对八旗新军,他也是游刃有余,可遇上元奇新军,他是觉的窝囊透顶,象被赶鸭子一般被元奇新军从湖南一直赶到广西边境,想痛痛快快打一场伏击都没有机会。
“殿下,有个秀才求见,说是殿下旧识,姓黄。”一个亲卫进来禀报道。
秀才?还旧识?杨秀清迟疑了下,才道:“带进来。”
很快,身着一袭长衫的黄殿元便被带了进来,一见是他,杨秀清不由的大喜过望,满面春风的道:“什么风将黄先生给吹来了。”
黄殿元拱手一礼,笑道:“一别数年,东王殿下已是名动天下。”
“不敢当,不敢当。”杨秀清连忙摆手道:“黄先生别寒碜本王,快,请坐。”
见他这态度,黄殿元放下心来,笑道:“谢东王赐坐。”说着施施然落座。
“来人,备酒。”杨秀清吩咐了一句之后,才笑道:“黄先生当年可是骗的咱们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