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包令不吭声,阿礼国迟疑了下还是说道:“这两天前来领事馆领取食物的人也越来越多,咱们储藏的食物可能只能再维持两天。”
包令沉声道:“那些商船上就没有食物?”顿了顿,他接着道:“我已经给香港发报,让他们运送粮食过来,先跟他们买。”
香港过来要七八天时间,借用中国人的话,那叫远水解不了近渴,阿礼国暗自腹诽,这个时候,就是船上有粮食,谁会傻乎乎的往外卖?
“笃笃笃”敲门声再次响起,包令连忙道:“进来。”
一个参赞推门进来道:“阁下,法兰西、美利坚两国公使先生前来拜访。”
包令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轻声道:“请他们上来。”
法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两人脸色都很不好,进的办公室也没有任何的寒暄,布尔布隆径直就道:“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我们的抓紧时间前往清国的首都见他们的皇帝陛下,尽快展开谈判。”
包令看了他一眼,道:“总理衙门不会让我们北上!”
麦莲道:“若是清国皇帝主动邀请呢?”
天真!包令都不想多费唇舌了,元奇的大小报纸铺天盖地的抨击修约条款,这个时候清国皇帝主动邀请他们去京师谈判?这想象力也太丰富了!能不能再丰富一点?
见个他不吭声,麦莲锲而不舍的道:“我敢肯定,清国的皇帝现在绝对十分乐意咱们前往北京!”
包令沉声道:“就算十分乐意,也不敢公开邀请。”
“武力威胁!”布尔布隆沉声道。
“清国会相信咱们的武力威胁?”包令不耐烦的道:“如今清国上下,谁不知道克里木战争?”
布尔布隆不慌不忙的道:“借口,咱们需要给清国皇帝一个邀请咱们进京的借口!”
听的这话,包令眼睛一亮,笑道:“不得不说,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当天下午,总理衙门就收到英法美三国联名递交的一份措辞极为强硬,直接以战争相威胁的照会,整个总理衙门登时议论纷纷,毕竟由广州禁烟引发的那一场清英战争并不遥远,许多人都还记忆犹新,而且这次面对的不只是英国,而是英法美三国,即便清楚的知道英法两国在克里木与俄国开战,也有不少人忧心忡忡。
伍长青将照会抄了一份匆匆赶到镇海公府,进的书房,他便递上照会,随即点了一支香烟,闷头抽烟。
看完照会,易知足也点了支烟,明摆着的,英法目前忙于克里米亚战争,不可能在东方与清国开战,英法美三国递交这份照会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