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的喷出一团烟雾,易知足接着道:“《江宁条约》的签订,结束了这场战争,制止了战争无限扩大升级的可能,四个通商口岸的开放,为大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西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的平台,也为大清提供了一个快速发展工业的机会。
这一场战争,为大清赢得了二十年时间的黄金发展机会,让大清有了与西洋各国公平竞争的机会,以大清的富饶和充裕的资金,大清完全有机会赶超其他西洋各国,及时赶上抢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最后一次浪潮。”
抢夺殖民地,瓜分世界?还浪潮?最后一次浪潮?王鼎彻底的无语,愣愣的望着他出神,早知道这小子野心大,却没料到竟然如此之大,居然要跟西洋各国争抢殖民地,瓜分世界,这小子难道真有不臣之心?半晌,他才闷声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易知足一楞,随即反应过来,轻笑道:“抢占殖民地是为了进行经济掠夺和打开市场,在下身为元奇大掌柜,自然不甘心错失这难得的良机。”
听的这话,王鼎暗松了口气,道:“说说你的大致设想吧。”
呷了口茶,易知足才道:“总的来说,是以点带面,先集中元奇的财力物力人力在广州、上海两地大规模发展工业、金融和军工,督促、支持朝廷在天津,山西票号在太原发展工业,同时尽快壮大海军,以保证大清拥有足够自保的军事实力,然后,再以这四地为中心逐步带动本省以及周边各省工业。
当然,这期间还需不断的进行铁路修建,海军也会向周边藩属国进行扩张掠夺,如此十年,能初见成效,二十年能有小成,届时,朝廷的财政危机也能完全解除,工业以及铁路的发展和商贸的繁荣,会为朝廷带来巨额的收入,甚至能够超过农业的赋税收入。”
听的这番话,王鼎不由的微微颌首,京师本就是财富集中之地,山西票号亦是财力雄厚,先发展广州、上海、天津、太原四地,然后以点带面,可谓是循序渐进,不急不躁,十年,二十年,他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了。
默然半晌,他才道:“工商业赋税能够超过农业的赋税收入?”
“肯定能!”易知足语气笃定的道:“超过是一定的,在下说过,如今咱们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这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快速发展的时代,咱们正在从农业时代转向工业时代,从植物时代转向矿物时代!一切都才是开始!”
王鼎听的一头雾水,沉吟片刻才道:“这个时代,那个时代,老夫总之是看不到了,时辰也不早了,先回去吧。”
这就下逐客令了?易知足觉的有些怪怪的,还只道王鼎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也没多想,便起身告辞。
待的易知足出了院子,王鼎才轻声道:“出来吧。”
话音一落,从屏风后转出来两个人来,王鼎稍稍沉吟了一下,才道:“赶紧整理出来。”
半个时辰后,王鼎仔细的反复的将整理出来的谈话记录看了两遍,几次提起笔来又放下,几番犹豫,他还是提笔将有关抢占殖民地、瓜分世界的那一段话涂抹了,随即吩咐道:“重新誊写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