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就罢了,至少有个说法,可是这些弟弟妹妹怎么也不至于杀了,都还这么小,比自己儿子都小,这杀了天下人怎么看他。
没办法,太宗只能拨了钱粮,划了府宅,给了王位和公主尊号,养着吧!还能怎么办?
当时光是给王位,起名字都把太宗愁的不行。
而这些人,后世一般都没什么历史记载。
最出名一个倒是滕王李元婴,却还是因为修了一座滕王阁,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名满天下。
这个世界,李治继位的早,特么继位时一大帮小皇叔,李治也是郁闷。
而且这些小皇叔一般都没实权,都是皇室养着,平时这些小皇叔也是贼能生,这个时代,真没什么娱乐节目,对有权有势不缺女人的男子,造孩子那速度当然是杠杠的。
可想而知,此时李治的同脉兄弟有多少,大部分还没他的几个大儿子大。
李治愿意和同宗那些长辈同辈相处,都不愿意和这些同一个祖父的兄弟相处。为啥?隔代啊!这是真有代沟。
此时这竹石轩中,就是李治一位同脉弟弟,也就和高安差不多大。
这位身份特殊,此时这雅间中几个文士自然都以他为中心。
此时酒肉蔬菜上了桌面,还有几个从清月楼重金唤来的精致女儿家伺候着。
其中一个黑衣书生拍了手中折扇,却是压了女儿胸前,扇柄压了压,却见那十七八岁女子好看轮廓,一枝秋海棠,却是压的那女儿轻轻嘤咛一声。
“杨兄,这长安之人可是将驸马吹的过了。”
那折扇打开,却是扇上画了一枝桃花。那黑衣书生说了一句,将这清月楼的丫头揽了怀中,轻轻捏了捏那柔软处。
此时对面,杨炯却坐在那里,身边莺莺燕燕,他却全无心思理会,一身白衣儒衫,让杨炯本就好看的男儿模样显得出尘。
几个清月楼的女儿想靠近杨炯,却见了杨炯那拒人千里之外的目光,只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