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这不是我熟悉的大唐> 第四百三十五章 初唐四杰(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五章 初唐四杰(上)(3 / 4)

所谓诗词,最重韵味,可这个陈方完全不懂,自然没反应了。

周围作诗的才子此时着实不少,这只一会儿,就有好几首传了主会场这边。

能传到这里的,自然都是仔细筛选过的,李治自然让每一首都一一诵读给众人听。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

一首首诗文,多是颂这中秋花好月圆之时,李治听的不断点头,这七年因为卧病在床未到中秋夜宴来,此时第一次来,却果见我大唐诗风日盛,众才子文采风流。

此时自然身为唐皇,自是心喜。唐之一代都重诗文,李治和武媚娘也算其中佼佼者,两人平常其实也会作一两首。

武媚娘那首催花诗可就是她本人做的,其实水平已经极高。

李治听到好的诗文,自然多有赏赐让人送去,多为美酒小物件这些。这些表面的赏赐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其实早已有人暗暗记下作诗的才子姓名,这些人中,总有人会因为这场中秋夜宴,得道飞升,不对不对,是平步青云。

这才是众多文士对这场中秋宴趋之若鹜的最根本动力啊!平步青云,一朝得仕,谁不想啊!

此时几首好诗下来,李治却一直留心驸马,果真见驸马一直对送来的诗篇不为所动。李治此时是彻底放心了,自己这宝贝贤婿,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看的李治是无比心喜。

看看这就是朕的驸马,这些庸俗文章,哪里能让他动容。

陈方要知道李治想法,只能叹一句,陛下你想多了,我是实在听不出好坏,才没反应的。

李治正思着,忽听的东边一处亭台楼榭喧闹声大起,一声声大妙,妙极之声在这边都听的分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