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街坊大都是拿一些粮食,或是黄豆,或是粟米等物,到店里换些豆腐回去。
这点小生意显然利润不高,不过妇人还是很高兴,毕竟依靠这些东西,也够他们一家人的口粮了。
再加上每天前来吃饭的顾客,还是能赚到一些钱的。
只是每天都要给婆婆煎药,这些钱始终是有些入不敷出。
等忙了这一阵子之后,妇人给家里人做了饭,她自己冲冲吃了几口,就把柜子里的钱全部拿出来,按照昨天郎中所给的药方去抓药了。
齐元起身出了房门,见到客舍主家正在院子里忙活,于是就向他打听起了隔壁妇人的事情。
这家客舍的主人也是个比较爱说话的,闻听齐元打听隔壁的麻脸妇人,顿时一竖大拇指,赞不绝口:“你说陈张氏啊,那个妇人没得说,街坊邻居谁不知道,她对待公婆至纯至孝。
去年她男人在战场上死了,婆婆病重,公公年迈,家里家外基本上全靠她一个人操持,要是没有她,家里早就揭不开锅了。”
随着对方的介绍,齐元渐渐了解了那妇人的一些事情。
陈张氏在附近的街坊邻居之间,很有些好名声。
古人重孝,而陈张氏孝顺公婆的名声,跟某人当初在朝歌的时候,刻意引导人们把自己给塑造成贤者形象可不一样,人家的名声都是多年来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没有半分虚假之处。
尤其是在丈夫战死沙场,婆婆病重以后,更是没有半分怨言。
每日里都尽心尽力的伺候婆婆,甚至在婆婆自觉拖累了家里,想不开的时候,更是用心开导,这才绝了婆婆的寻死之心。
齐元心中叹息一声,想了想,迈步向着隔壁豆腐店走了过去。
店中没人,因为陈张氏刚才在后院给婆婆煎了药。
陈张氏的婆婆咳嗽着,叹道:“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不要再花这份冤枉钱,我这病又好不了,还吃什么药啊,只会拖累了家里。”
“婆婆这话说的,生病了当然要吃药,说不定以后就能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