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岳玉承带着几个随从,轻装上阵,向辽东进发。到了辽东,马不停蹄地投入招募工作。
辽东百姓,热情高涨,有很多人报了名。而且,报名的人排成长队。在国家大义面前,他们毫不犹豫。
这时,有几个像是关内人的老百姓,走了过来,想报名从军。因为关内人的穿着有别于关外人,岳玉承尤其注意。便问他们:“你们应该是关内人吧!”
一个比较瘦小的人说:“不瞒你说,我们是直隶大同府人,因犯了案,被充军到这里的。近日,刑期将满,可以回家了。”
“你叫什么名字?”
“杨虎子。”
“噢!”岳玉承继续问:“可以回家了,干嘛不回家呢?却愿意留下来报名从军哩?从军不比服刑劳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另一个人接过话说:“我们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还在乎再死一回么?”
杨虎子说:“由于无知,我们以前犯过许多错误,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经过改造,我们彻底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将军!收下我们吧,就算是给我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万一死在战场,也比死在官府的刀下有价值。”
岳玉承点点头,说:“看来,你们的劳改很有必要,提高了思想觉悟。可是,家里人盼着你们回去,怎么办?”
“不在乎多一年两年的时间。”杨虎子说。
“那好吧!你们几个都留下。”
杨虎子几个人高兴地报了名。从此,便在岳玉承的帐下从事后勤保障工作。
冬去春来。关内的大地,已渐渐转暖。可东北地区,仍然是冰天雪地。
今日,岳将军接受了袁老将军分配的任务,送一批军需物资到前线。因为那里的将士缺衣少食,还得坚守阵地。日日夜夜在与死神作搏斗。
此事刻不容缓。岳玉承将军亲自带队,杨虎子几个人也踊跃报名,愿意随从。于是,他们一行十几个人,押着马车,冒着皑皑白雪,在雪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行走。
走了一程,来到一个地方,只见前面白茫茫的一片。岳将军问随军的勤务兵:“这里是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