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是王尚书的三公子景隆吗?”
雷教头惊讶之余,转而又想:王尚书已辞官归里,足有年余,他的儿子怎么还在京城?既然在京城,又是怎么落在刘四手里的?
一个个疑问出现在脑海里。想到王尚书在京为官时,礼贤下士,不把我们这些江湖中人视为异类,自己也曾受过他的好处。
古人云,受人点滴恩,当须涌泉报。不管王公子今日所犯何法,既是落入刘四之手,我雷云中岂可袖手坐视?不容细想,雷教头忙招来徒儿,对他们耳语几句,便跟随刘四的人马而去。
来到刘府,果真不同凡响。但见戒备森严,岗哨林立,哪像是达官之所,倒像是帝王之家。雷教头暗想,白天行动不便,万一有个闪失,岂不坏了大事?只有等到天黑人静,行动起来,胜算率较高。
于是,他脱下行头,扮成挑夫,在刘府四周窥视一番,看看有没有进入刘府的突破口。绕了一圈,发现靠小巷一边有棵大树。上得树来,只要纵身一跃,便可跳到刘府围墙,而且,此巷行人稀少,行动之时,不易被人发现。
他觉得这是一处视线薄弱的地方,是潜入刘府的最佳地点。他暗暗记住,便自回关庙而来。
这时,天色将黑,看热闹的男女老少,都陆续离去,徒儿也收摊回下处去了。
话分两头。且说刘四带着王景隆回到刘府,便马不停蹄地前往老爷书房,准备向主子请功讨赏。不料,因朝中有事,刘熙尚未归来。
刘四吩咐手下:“把王景隆关进牢房,候老爷回府再作裁处。”自己便回房与老婆喝酒作乐了。
再说,刘熙的心头之肉,掌上之珍——玉凤小姐,今日也带着丫头小红,来到关庙看热闹。
一路上,小红说:“凤姐!我们未曾禀过夫人,私自溜出家门,万一夫人要找你,怎么办?”
“今日是关爷佛庙盛会,热闹得很,机会非常难得!京城里所有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会云集于此,表演各式绝活。我们千万别错过。
再说,我们整天关在绣阁闺房,足不出户,有什么好玩?外边的世界,才是多姿多彩的;外边的空气,才是新鲜的。如果不常常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人很容易闷出病来的。”刘小姐侃侃而谈。
顿了顿,刘小姐又说:“如果禀告大娘,她会放心让我们出来么?这种事,只能‘先斩后奏’,免得节外生枝。”
“小姐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