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胤礽长大, 朝堂上的新鲜血液越来越多了!
原本的老臣们一一退休回家颐养天年,各部院之中轮流做过尚书的臣子们则一个挨着一个坐上了大学士的位置。
先是梁清標、李之芳与李天馥,接着是陈廷敬, 而今年, 汗阿玛又设了个东阁大学士,命太傅熊赐履掌票拟批答、点检题奏等。
富察·马齐混着混着也混上了个武英殿大学士之位, 满臣与汉臣大学士相遍地开花,真正展现了一种宰相不值钱, 一抓一大把的感觉。
就算有那么多宰相协理政务, 康熙也同样没有轻松多少, 因为精益求精,他只会比原来更忙。
熊赐履一上台, 接着胤礽的另一位太傅李光地也即将升官,索额图与纳兰明珠纷纷请辞回家颐养天年, 康熙留了他们的奏折两年, 待朝堂新旧交替之际,批了准奏。
新旧交替是自然规律,人也有生老病死, 时间会让人成长,也会让人留在昨天。
开年后, 老太师的身体就不太好, 胤礽时常前去探望,太医也说, 太师是年老体衰,时间到了。
这一日下朝后接到杜立德病危的消息, 胤礽忙请示康熙, 出宫前去再见老太师最后一面。
从紫禁城到医学研究所附近的街道其实并不远, 杜立德的家门外有一棵梧桐树,特别好认。
胤礽到时,杜恭俊已等候在外,他穿着素色的衣裳,腰间带着白布,看到这一幕,胤礽停下了脚步,怔怔没有上前。
杜恭俊神色平静向他行以一礼,温声道:“父亲是安心睡过去的,没有遭罪。”
阳光洒在院子里,杜立德躺在摇椅上,静静地睡入梦乡,梦里有四海升平的国家,有万国来朝的盛况,还有一个粉雕玉琢的仙童,歪头朝着他微笑:“太师虎,我们去海边看大船……”
最重要之人远去,胤礽伤心极了,然杜太师留给他的礼物,却让他哭笑不得。
“这是父亲活到八十八的寿碗,”活到八十八,在他们老家办白事时可是要吹锣打鼓招待乡亲们吃上三天大餐的。那寿碗抢手的很,人人都想要。
胤礽手下了寿碗,前去杜立德的灵堂祭拜。
按照杜立德的生前遗愿,丧事一切从简,还道不准人哭灵吵着他老人家,只准人们笑着送他走。
胤礽可真笑不出来,老太师临去前还顽皮一次,真让人为难。
杜立德在睡着的前几天,给胤礽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嘱咐胤礽:你一定要多建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