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队在第四节比赛将比分变得十分焦灼,而小牛队快速追分的这个阶段,也正是刘一一重新上场,发挥出自己实力的阶段。
刘一一作为小牛队的后场核心,也是真的需要在比赛的最后阶段,来表现出自己的实力,和自己打关键球的能力,来帮助球队,来带动队友去取得比赛的胜利。
刘一一之前的空位三分球命中,这一次攻防转换机会的果断强打,造成了间接助攻,都让小牛队快速地将比分分差也几乎抹平了。
只是可惜的是,布兰登·怀特关键时刻的罚球并没有罚进。
虽然造成了打三分的机会,但是仍然只得到了两分,与马刺仍然保持着一个球权的差距。
波波维奇看着球队仍然有2分的领先优势,还做得住,没有叫暂停,没有直接换上邓肯,而是让球队继续在比赛中,保持着这一套的替补阵容,去给邓肯赢得休息时间。
吉诺比利在后场接到斯普利特的传球,缓慢地推进到前场。
作为一名老将,吉诺比利知道这个时候,需要自己来引导马刺的进攻,用进球,来打断一下小牛队的进攻气势。
吉诺比利知道要摆脱刘一一的防守缠绕,得到更大的进攻空间,需要队友的帮助。
这一次不光是需要一名内线的球员的挡拆掩护,吉诺比利做着马刺队内的战术手势,来让球队整体来配合自己。
斯普利特会在中场附近就先突然停下来,为吉诺比利进行一次掩护。
而迪奥则是会提到三分线外,再给加速过来的吉诺比利,再提供一个挡拆掩护。
借助着两名内线球员的挡拆掩护,吉诺比利将摆脱刘一一的跟踪防守,并在之后,再利用突破,去到内线找机会。
只不过,吉诺比利这次的计划很好,也一直在考虑着,如何将自己的跑动路线做到完美,来带着刘一一的防守,撞到为自己提供掩护的队友。
吉诺比利却是忽略了,刘一一自己的防守选择。
在追防吉诺比利的时候,发现吉诺比利在过中场时,就有意识地向中间缓慢向前的斯普利特靠拢,就让刘一一知道了吉诺比利的想法。
毕竟,刘一一也是一名会熟练使用的挡拆战术的后卫球员,看着对手的跑位,也能够大概地猜一下,吉诺比利想要用的战术。
这一次,知道了吉诺比利的进攻可能一环套着一环,刘一一也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