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摇滚教父> 第684章 “顺便帮个小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4章 “顺便帮个小忙”(2 / 5)

(注1:具体哪年改的查不到,只知道是201x年。原来是4万白金,只计算实体销量,201x年改为100万白金,计算实体+数字销量,改规则之后第一个拿到白金的歌手是鹿晗。)

(注2:没翻墙,查的是IFPI的旧资料,时间大概在16~17年左右,张学友第一张内地地区的白金认证专辑是《醒着做梦》,周董好像一张都没有。)

若是再考虑到欧美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消费水准等等各种各样的综合因素,站在金英敏的角度来讲,【量子娱乐】将不可描述国度,尤其是他们的内地当做开发亚洲市场的突破口,这是一个十分不可思议的决定。

包括SM公司在内,这些棒子国的公司,在将“韩流文化”推向不可描述国度市场的时候,目的也不是去赚专辑销量、演唱会门票的那点钱。

尤其是前者,在盗版的冲击下,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演唱会若是办得成功了,倒是能小赚一笔,但以不可描述国度的票价水准,也很难让人感到满意。

不可描述国度市场上的专辑收入、巡演收入,这些东西,SM公司都不在意。而是计划从商业演出、广告代言等其它方向收回成本。

对于棒子国的明星来说,这当然没什么问题。

代言一家不可描述国度的品牌是很正常的,预期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但若是换成【量子娱乐】,对方想要复制这样的运作模式,那难度可就大了。

不但推广过程中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单单只是这投入的成本,光靠广告代言和商业演出也很难赚回来。

而且那些大牌明星会愿意吗?

欧美的唱片公司,对旗下明星的控制力,可没有棒子国的经纪公司这么强硬。

事实上,对于这一点,乔尔-李也不是十分的认同,但是,谁让乔尔-李只是分公司的一把手呢?

在分公司内的权利再大,在战略层面上,还是得服从总公司的决策。

稍稍考虑了一下,乔尔-李将罗杰用来说服自己的原话筛选了一下,又稍作改动,挑着能说的部分,对金英敏说道:“日韩市场确实更加成熟。”

“但是,在棒子国,最大的市场份额是贵公司和其它经纪公司的,我们不可能去和合作方抢饭吃,这有违于我们的双赢原则。”

“岛国的消费能力也确实非常可观,一个国家就占到亚洲的三分之二,但是那是索尼的主场,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反而是不可描述国度……虽然他们现在的市场显得十分的混乱,但【量子娱乐】看好他们的未来。”

乔尔-李并没有透露太多的信息,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