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晴进院子的时候,眼前的这一幕画面让她眼中泛起了暖意,唇角也勾起了笑弧。</p>
“娘,我帮你剥。”杨若晴来到孙氏跟前,蹲下身来,捡起其中一杆秧子轻轻掰扯着上面的豆荚放到地上。看到杨若晴过来,孙氏很高兴。</p>
通常养闺女的人家就是如此,过节的前一天,或许会很热闹。</p>
因为闺女女婿外孙们会来一大家子,陪娘家爹妈过节。</p>
但在节日的当天,如果儿子媳妇不在身边,那家里就会相对比较冷清了。</p>
对于杨华忠和孙氏夫妇来说,两个儿子,一个在庆安郡,这肯定是赶不回来的。</p>
还有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那就更不需要想了。</p>
闺女小朵嫁在项家庄,昨日已经来过了。</p>
幸而还有杨若晴这个闺女就嫁在本村,而且还是隔壁,所以这过节当天,孙氏这边并不冷清。</p>
“娘,我爹又下地去啦”杨若晴边掰扯豆荚边跟孙氏这挑起话题。</p>
孙氏说:“是啊,一大早喝了一碗鸡蛋花就出去了,我做的葱油拌面都来不及吃就走了。”</p>
杨若晴抿着嘴笑,又问孙氏:“今个中秋节,晌午娘打算做啥菜过节呀”</p>
孙氏想了下,说:“今个过节,你爷奶被你五婶接过去了,晌午家里就我和你爹在。”</p>
“娘,要不晌午你们就别烧了,去骆家吃呗!”杨若晴说。</p>
孙氏摇头,“不,过节还是留在家里吃比较好。”</p>
杨若晴扯了扯嘴角,不晓得这是啥逻辑思维,若是换做将来她和骆风棠,倘若跟亲家一墙之隔,只要有机会她都想偷个懒过去拼个饭……</p>